文革時期?中國官媒稱經濟和50年前驚人相似(圖)
《證券時報》發文稱,當前經濟狀況與50年前存在驚人相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5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官媒《證券時報》發文稱,當前經濟狀況與50年前存在驚人相似。雖然文章以全球為例,但令人不禁聯想到現狀的中國和文革時期相似。
5月19日,中國官媒《證券時報》發文表示,長波經濟週期理論認為,大致50年出現一輪經濟週期,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正好差不多是50年的一次輪迴,所以,一些重要的經濟現象再次出現。例如,滯脹。滯脹是指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並存的一種經濟現象,其特點包括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低投資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經濟增長率等。
文章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其一,貨幣被大量供應。按照費雪的貨幣數量論,在其它影響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水平與貨幣供給量正相關。費裡德曼指出,通貨膨脹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
其二,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原因,但貨幣氾濫是更為重要的原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必然抬高生產成本,成為高通脹率的主要助推因素之一。
其三,財政赤字成為常態化。按照經濟理論,財政赤字的存在,尤其是大規模存在,會產生兩種效應,一是擠佔經濟資源,減少民間資本可支配的經濟資源,導致實體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最終導致物價上漲。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指出,文章似乎有一些暗示,中共內部對於經濟的現狀出現分歧。雖然看起來在分析全球經濟,但是一些相應的狀態在中國也存在,甚至更為突出,因為中共的體制決定了其必定更多的干預經濟,即實施計畫經濟。並且,當局對於言論等方面的管控,更有文革重來的擔憂。
唐新元此前撰文《毛澤東文革是奪權 習近平公私合營暗藏殺機》指出,文革2.0和新「公私合營」的言論喧囂塵上,源於中共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整肅行動,讓各行業、資本市場和企業都膽戰心驚。
5月17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孟瑋在會上表示,總的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經濟新的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中國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全線大幅下滑,多項指標更陷入負增長境地,凸顯中國因疫情而採取封城等措施而付出的巨大代價。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多個行業的企業面臨日趨嚴峻的壓力。國內外消費者需求低迷,而境內供應鏈因大範圍封控受到阻斷,形勢雪上加霜。
嚴厲「清零」防疫政策阻滯經濟活動,帶來深遠的影響。在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加上嚴重的債務違約,中國經濟或將進入較長的衰退週期。
不可忽視的是,中共的政策對經濟的殺傷力極大。
並且,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發出警告,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恐將走向「共同貧窮」。
張維迎去年9月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發表一篇題為《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的萬字長文稱,「如果我們失去對市場的信心,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中國只會陷入共同貧窮。」
張維迎在長文中闡述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認為市場經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平等的一種制度」,提供每個人發財致富的機會。中國在過去四十年走向市場經濟才因此達到經濟的飛躍,讓中國大眾受益。
張維迎對計畫經濟提出尖銳的批評,指出計畫經濟是靠強權從上到下強加給社會的,「所以一定有人捍衛它,替它辯護。市場經濟不同,它不是知識份子設計出來的,而是從下到上自發產生的。」
文章寫道,「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反對市場經濟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