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北京加快購糧 掀起另類經濟戰?(圖)
俄烏戰爭爆發後,北京當局加快了糧食進口速度。
【看中國2022年5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不斷在全球交易市場採購糧食,囤積了超過市場份額一半的玉米、稻米等主要糧食。俄烏戰爭爆發後,北京當局加快了糧食進口速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4月糧食進口量5062萬噸。其中,4月糧食進口總量1360萬噸,較3月份增加160萬噸,環比增幅13.3%。4月份糧食進口中,小麥69.3萬噸,高粱82萬噸,大麥80萬噸,大豆808萬噸。進口金額1642.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21.5%。
若以主糧觀察,稻米進口量呈現暴增態勢,4月稻米進口量為60萬噸,年增幅28.7%,1-4月226萬噸,增幅達17.6%;玉米4月進口量為221萬噸,增幅19.4%,1-4月進口931萬噸,增幅8.5%。
大豆進口量也相當可觀,4月進口808萬噸,年增幅8.5%,創下歷史記錄。
雖然中國國家統計局和官媒歷年都聲稱糧食「豐收」,總產量一直在「增加」,但是海關的數據顯示,2020年的糧食淨進口(進口減去出口)的數字是1.39億噸,2020年比2019年增幅長了29.9%。2021年,中國累計進口糧食1.64億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18%。
北京當局不斷大量進口糧食,引起國際關注和不滿。
5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期個別西方國家批評中國在國際市場囤積糧食,包括要求中國為全球糧食安全採取更多行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予以否認並表示,到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沒有必要去國際市場囤積糧食。」
「天鈞政經」團隊在《居心叵測 中共要發動另類經濟戰》文章中認為,中共在全世界大量購買糧食大概有三個企圖:
1、對內「維穩」,無論是民生還是經濟相關領域,都需要糧食。尤其在疫情不斷反覆出現的情況下,中共採取極端的防控措施--封城,非常容易引發百姓們的恐慌。各超市都出現搶購生活物資的現象,尤其是糧食和食用油更是被搶購一空。
2、對外進行「糧食外交」,中共給缺糧的國家贈送糧食拉攏對方可是有先例的,1959至1961年三年大飢荒時期,中共仍然持續著大量向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出口及贈送糧食,致使國內飢荒更加嚴重。
3、利用糧食及衍生的產業鏈,精準打擊某個國家和地區。即使中共不主動出擊,但是缺糧的國家內亂,引發了人道主義危機,這也分散了國際社會對中共作惡的注意力。
今年4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透過《求是》雜誌重申糧安是「戰略問題」。他還於三月的「兩會」中強調,必須「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對此,位於臺北的前世新大學國際事務處處長吳巨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近年的國際緊張情勢和中國境內爆發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疫情都讓習近平更關注糧安問題。
吳巨盟說:「2018年之後,川普(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讓中國警覺,美國除了對華為、晶片這種高科技產品制裁之外,會不會連農產品都當作戰略物資來制裁中國?那可能就會形成糧食安全的危機。另外,今年2月發生的俄烏戰爭,引起了近期糧食、農產品(價格)飆漲,甚至帶動通貨膨脹。我們從2022年(中共中央) 的一號文件可以看出,(中國)要控管糧食安全,不要發生‘返貧’。」
雖然已囤糧多年,但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研判,北京當局近一年多來大舉向外採購糧食背後的原因,可能和境內加劇的糧食缺口有關。中國現在大約需要進口二成糧食,由於種糧食虧損、房地產開放暴利,地方財政對賣地依賴性加強,佔用耕地較多,這一缺口會越來越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