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不是藥物,不可任意食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人看見精油化學分子,大腦都會當機,化學彷彿是許多人無法突破的障礙。對我來說,化學是一座友誼的橋梁,讓使用精油能更接近藥物的藥理作用。不過,精油不是藥物!我曾在網路上看過內服精油的影片,影片中利用藥物的藥理概念,把抗病毒特性的精油,加上止咳、抗痙攣效果的精油,選3~5種精油灌入空膠囊中,告訴你照三餐服用,可治療和預防感冒或咳嗽。最後再說:「怎樣都比吃藥安全喔!」
以上影片的作法非常危險!精油是極為濃縮的植物精華,亂吃精油、亂吃藥都不安全,把精油當藥品吞下肚,可能會造成重大傷害,甚至死亡。
精油進出人體
精油化學分子經由皮膚、呼吸器官、口部或直腸吸收進入身體後,如同藥物會經歷吸收、分布、代謝、排出。每種物質會因其化學特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吸收管道、分布途徑,以及容易代謝與排出的臟器,有些物質還需要經由人體特殊的轉化酶代謝後,才能順利排出體外。在這過程中,人體生理機制的受體可分辨精油分子的各種結構,進而產生對應,因此精油成分在進入人體後,可能會產生助益,當然也可能相反。大多數的情況下,精油沒有毒性,而讓精油變成有害的毒物,往往是使用錯誤的劑量或方式。
處方調劑
注意!一帖好的精油處方並不全然是以精油化學去做考量,也可以從植物科屬的形態、生存環境、植物特性入手,但若要快速直達疾病中心點,化學特性仍然是重要的考量。精油處方調劑概念頗像中藥的「君臣佐使」處方原則。君藥是針對主要疾病的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用量最多,這裡我們可以運用化學藥理作用來挑選最佳精油。臣藥和佐藥是一方面加強藥效,一方面治療其他病證,一方面減少刺激性。
好的調和精油可以直達病灶起到療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舉例,一帖抗菌處方,用了最強百里酚百里香精油當君藥,添加了第二強的天竺葵精油作為臣藥,加強抗菌作用;添加甜橙精油劑作為佐藥,除了提升抗菌作用,又可以調整情緒,同時又降低處方的刺激性。最後,調入真正薰衣草,或是乳香、尤加利精油為使藥,一方面作為引經藥,直達病灶,另一方面是作為調合藥,啟動全面協同作用。
在謹守精油安全使用原則之下,設計與調劑出來的精油處方,沒有絕對的正確與絕對的錯誤!一帖精油處方設計,往往與芳療師的職業背景、經驗、天賦、喜好有關。學習調劑精油處方是需要長時間練習。老實說,單方精油有近百種,芳療新手很難在短時間內,記下每一味精油的獨特生理作用與心靈療癒特性。因此,初學者只要先了解基礎的化學分類,約15大類,就可以調出一帖具生理療癒的處方。往後再隨著經驗的累積,深入了解每一種精油的獨特之處,再加上調劑者與身俱來的天賦與職業背景,便可以游刃有餘,瀟灑自在地享受芳香的療癒世界。
本文由大樹林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芳療藥師的對症精油處方:125種常備精油與100種天然精油處方,照護你和孩子的健康》,作者:石明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