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忍百箴》:世態有炎燠 我心常自春(圖)


《勸忍百箴》傳達了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圖片來源:)

勸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許名奎,書成於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勸忍百箴》共計一百篇。其內容包括忠孝仁義、喜怒好惡、名譽權勢等多個方面。全書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傳達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

古訓嘉言可以作為今日之借鑒,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本篇為讀者介紹《勸忍百箴》一書中《不平之忍》的內容。

【原文】不平則鳴,物之常性。達人大觀,與物不競。

[大意]唐朝時期,文學家韓愈的學生孟東野(即孟郊)熟讀經史,很有才能,直到五十歲才做溧陽縣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韓愈十分同情,並在孟赴任時寫《送孟東野序》贈別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又曰:「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韓愈在文中勸慰孟東野,「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決定的。身居高位,有什麼可高興的呢?身居下位,又有什麼可悲哀的呢!東野這次到江南去任職,好像心裏放不開似的,所以我講了命運由上天決定的道理來安慰他。」

處在不平的狀態下就發出聲音,是物體的常性,也是人的本性。但是豁達的、知曉天命的人遇事能夠洞察透徹,做到與世無爭。

【原文】彼取以均石,與我以錙銖;彼自待以聖,視我以為愚。同此一類人,厚彼而薄我。我直而彼曲,屈於手高下。人所不能忍,爭鬥起大禍。我心常淡然,不怨亦不怒。彼強而我弱,強弱必有故;彼盛而我衰,盛衰自有數。

[大意]對方得到很多,給我的卻非常少。對方以聖人自居,而認為我愚笨。這些都是人間不平之事。

這些人厚待自己而輕視他人。我為人正直,而他內心姦猾狡詐,本來是我有理而他無理,但是由於雙方地位高下的緣故,只要他覺得我不對,我就會被認為是無理取鬧之徒,我只能屈就於地位高的人之下。

遇到如此不平之事,如果不能忍受,就會因此而與人爭鬥,會釀成大的災禍。

如果自己的內心總能保持淡然恬靜的狀態,那麼就能做到即使遭遇不平之事也會無怨無怒,處之泰然。他強我弱,別人強於我,我們之間的強弱之分必定有其原因。他興盛我衰微,別人盛於我,我們之間的盛衰之別必定有其定數。

【原文】世態有炎燠,我心常自春。噫,可不忍歟!

[大意]世態自有炎涼變化,反覆無常,只要我的心始終如春天一般溫和平靜,我就會享有安寧與祥和。

人生中遇到的不平之事真是太多了,不平則易起紛爭,心中感到不平之時,怎麼不忍一忍呢!

(待續)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