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博望鍋盔是一種軍糧,和諸葛亮有著密切的關係。(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被外國人稱為「中國漢堡」的鍋盔在中國大陸幾乎各地都有,各具特色。陝西鍋盔乾硬耐嚼、內酥外脆;寧夏鍋盔又酥又脆,甘美香甜;甘肅鍋盔皮脆內柔,香味淳厚;青海鍋盔底部硬,上半部膨鬆酥軟。
不同地方的鍋盔有不同的特色和傳說,但或許很少有人知道,河南的博望鍋盔還是一種軍糧,而且還和諸葛亮有著密切的關係呢!
博望鎮著名的「博望鍋盔」
在眾多的名鍋盔中,河南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的鍋盔可以說是頗負盛名。其外型巨大,像圓鍋蓋(厚約0.6公分,直徑約30公分,重約4斤),敲起來嘭嘭作響,吃起來酥香爽口,是當地馳名中外的風味小吃。
「博望鍋盔」是一種用乾麵粉滲少許水,再和成硬塊,用鍋子炕成的麵餅,質脆肉厚,香甜宜口。用刀切開後,裡面顏色好像生麵一樣,但吃起來筋香柔韌,沒有夾生的感覺,且耐嚼耐饑,久放不壞。
「博望鍋盔」的由來
相傳,東漢建安年間,荊州牧劉表趁曹操北伐袁尚時,欲襲取許都,命劉備進軍到博望,和曹操派出的夏侯惇、李典等部隊交戰多日,雙方僵持不下。
某日,劉備刻意派出少數軍隊與夏侯惇交戰,並故意敗退,而後又燒毀自軍營寨,讓夏侯惇誤判劉備無力再戰,正要前去追擊,李典阻止,但夏侯惇不聽,中了劉備的埋伏,曹軍被火燒死無數,幸得李典前來救援,才沒落個全軍覆滅的下場。
諸葛亮班師重回新野,令關羽領一千兵馬鎮守博望。可是城裡久旱不雨,水源斷絕,連做飯的水都所剩不多了。眼看將士們飢渴難耐,軍心浮動,關羽連忙寫信給諸葛亮,請求下令撤兵。諸葛亮接到告急飛書,心想:「博望乃軍事要地,怎能輕易撤軍呢?」心生妙計,回了一信,差人快馬加鞭送往博望城。
關羽拆信一看,乃是當地一省水食品製作法,信中說:「用乾麵粉,滲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饋,餉將士,穩軍心。」
於是,關羽按照諸葛亮的指示製作饋餅。這饋餅大如圓鍋蓋,厚似酒樽,吃起來麵香撲鼻富嚼勁,做起來簡單方便。將士們靠著它度過了難關,守住了博望城。從此,「博望鍋饋」之名不脛而走,流傳千載,直至今日。又因「盔」與「饋」音近,所以便成了「博望鍋盔」。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