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元代鑄銀工藝高超水平的工藝品(圖)
銀槎杯


此銀槎是以漢代張騫乘槎尋訪河源,至天河遇到牛郎織女,並帶回支機石的故事為主題。器底有「碧山子」及「至正乙酉年造」(1345)篆銘。(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甚麼是銀槎杯?為何說它標誌了元代鑄銀工藝的高超水平?

銀槎杯是元朝朱碧山所製作,高18厘米,長20厘米。這位朱碧山是何許人士呢?

朱碧山,浙江嘉興人,以善制精妙的銀器而負盛名。元代名人柯九思、虞集、揭傒斯、杜本等,都曾請他制銀盃,或為他的作品題句。其後的陶南村、陳眉公、朱竹坨、王漁洋、高江村等明、清諸名家,對他的作品。都以詩文詠讚不絕。

銀酒器傳世最早的實物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楚國銀匜(音宜、、現藏故宮博物院)。南北朝時,也有銀酒器的記載。到唐代,銀製的用具更加豐富,並有彫刻紋飾的酒杯。乘槎形的酒杯是一件具有詩意的藝術形式。宋以前未見有槎形杯傳世,只盛行於元、明兩代。朱碧山所制銀器,據前人的記載,品種和數量是相當多的。朱碧山制的這件銀槎杯因形似龍似樹,故又名「龍槎」,在元代是酒器,到了清代已經把它作為古藝術品看待,不再當實用的酒器,升格為陳設品了,原陳設在紫禁城內重華宮。

龍槎是白銀鑄成以後再施彫刻的。杯上仙人的頭、手、履等部分是鑄成後焊接上去的,但渾然無痕,如一體鑄成。槎身作老樹槎之狀,一仙人倚槎而坐,手中執卷。槎尾刻「龍槎」二字,杯口下刻「貯玉液兮自暢,泛銀漢以凌虛,杜本題」行楷十五字。槎腹刻「百孟狂李白,一醉老劉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楷書二十字。槎後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於東吳長春堂中,子孫保之」楷書二十一字。鈐「華玉」章一。

槎杯的造型是從仙人乘舟凌空到了天河的神話故事而來。槎的意思就是樹槎。人們設想,也可以說是藝術構思,仙人乘的舟,一定不同於凡人。所以就設想出一個樹槎形的獨木舟來。也有人附會漢朝張騫尋找黃河之源,說張騫乘槎上天河,這又是神話中的神話了。這件槎杯的題句「貯玉液兮自暢」就是說此槎是盛酒自己享受,「泛銀漢兮凌虛」就是指上述仙人乘槎飄到天河的神話故事。

這件銀槎杯是一件富有傳統繪畫與雕塑特點的工藝品。由此不僅見到朱碧山的藝術修養,也標誌著元代鑄銀工藝的高度技術水平,是工藝美術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清代乾隆銀蘭槎,仿「朱碧山」張騫乘槎造型,並加以變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