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破頭進的熱門專業 讀成了最後一屆(圖)


大學畢業典禮(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1月18日訊】你大學是什麼專業?中文?土木?公共關係?計算機還是會計?

雖然上學的時候經常吐槽自己是摸魚划水專業,什麼也沒學到,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是學校裡最後一屆,畢業之後返校,不僅沒有學弟學妹招待,連專業老師也不見了,你會是什麼心情呢?

這還真不是鬼故事。比如近兩年,中南大學撤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重慶大學撤了公共事業管理,河北大學撤了教育技術學。

專業撤銷,正在越來越頻繁地發生。

據教育部統計,去年高校專業撤銷了804個,涉及的大學從985到民辦三本都有。這個數據在2014年以前基本在100個以下,之後便一路攀升。

大家可能覺得這些被消失的專業應該都是冷門的,沒了就沒了,但是像公共事業管理、會計、服裝設計這些專業,你還覺得冷門嗎?實際上,它們都是曾經的熱門專業,甚至有些現在仍是熱門。

擴招與追逐

每年6月,高考結束,家長們都會到處打聽,這兩年到底什麼專業熱門,親戚朋友都要被問個遍。所謂熱門,就是預判一下,四年之後出來好不好找工作。

而這種對熱門專業的追逐,其實是在千禧年之後才真正興起的。因為在90年代末,教育界發生了兩件大事,實質性地影響了教育潮流的走向。

一是1996年,原人事部印發了這份文件《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大學生包分配制度正式宣布退出歷史舞臺。

就讀於號稱官員搖籃的人大社會學專業的劉強東,剛好卡在這年畢業,不像杭州師範外語系的馬雲被分配做了英語老師,東哥沒能如願當縣長,不得不找了家外企的班上。

從此以後,畢業招聘會開始越來越火爆,「打工」一詞在大學生中流行,大學裡的專業開始和市場真正掛鉤。

二是1999年的大學擴招,更是推動著教育逐漸變成了一門投資,專業的重要性蹭蹭漲。那時亞洲金融危機正盛,為保經濟增長,國家必須在拉動內需上做文章。經濟學家湯敏給中央寫信,建議擴大高校招生數量,讓學生自己掏錢上大學。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哪怕每名學生每年只收3000元學費,也可以拉動約179億元的經濟發展。

擴招政策出爐後,讓高校招生的實際增幅達到了47.4%,比上年多招了52萬人。要知道高考恢復以來,這個增幅每年只能維持在8.5%左右。

直到今天,中國高校仍在擴招的路上一路狂奔。高校擴招以來,確實讓許許多多的青年從小鎮中走了出來。

然而分數隻決定了起點,專業更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賽道,為什麼大家對熱門專業這麼追捧?因為這裡頭,藏著階級躍升的密碼。

消失的熱門

這是近20年新增熱門專業的數量變化。熱門專業的更迭背後,是經濟產業熱點的轉移。

2001年,中國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以但凡和「國際」二字沾邊的專業都成了熱門專業,像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等等。

2003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第一志願上線是643分,考了700多分的考生還要焦慮自己被刷下來。

那時候,網際網路產業還在孕育中,電視和報紙壟斷了人們的注意力,所以那幾年也是廣告和傳媒專業的黃金時代。許多以理工類、農業類專業見長的學校也紛紛趕時髦,設立了媒體相關專業。到今天,很多被撤銷的廣告學專業就是設在理工類高校中的。

而後,隨著2008年金融海嘯洶湧而過,國際貿易和經管商務等專業趨於冷靜,房地產和城鎮化這兩重歷史機遇讓建築土木、工程造價等專業迎頭趕上,建築專業在許多學校裡成了名列前排的熱門專業。

那麼是什麼時候,建築專業失去了光環,而土木專業變成了「上輩子走錯路,這輩子學土木」呢?還是得回到行業大環境去看。

在2016年「房住不炒」的政策提出之後,地產行業增速逐步放緩;2020年「三道紅線」出臺之後,房企更是進入去槓桿的關鍵時刻,建築和土木的畢業生自然難逃行業趨勢的碾壓,進入了「3000塊招不到農民工,卻能招來一個大學生」的時代。

在這些熱門專業的更迭中,我們看到一個個真實行業的起伏。張雪峰就曾說過,在專業選擇上,以前都奔著賺錢,現在變成了求穩。哪些專業好考編、考公務員,好當老師、當醫生、進國家電網,哪些就成了當下的熱門專業,比如師範、臨床和電氣等等。

總結一下,考大學選專業這事兒,就屬於典型的既要有個人的奮鬥,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轉冷與貶值

那麼如果你的專業不幸從熱門變成了冷門,會發生什麼呢?

舉個例子,2002年夏天,一篇報導裡,陝西一個名叫韓勝利的農村孩子,他是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娃,父親決定砸鍋賣鐵也要送他讀書。當時正值中國通信行業崛起,據《創華為》中的記載,2000年華為的本科生工資就有7000,年中還有10萬分紅。

韓勝利報的就是通訊專業,儘管對這個專業既沒興趣也不瞭解,只是聽說特別賺錢,一個月能拿5000。

然而四年後,韓勝利大學畢業,卻因為所謂的熱門專業擴招量遠超市場需求而難以就業,最終只找到了去青海的工作,工資還沒有做農民工的父親多。不可否認,這其中肯定有個人求職能力的原因,但同樣的,也有專業由熱轉冷的原因。

再比如,在2006這一年,全國有407所高校設置了法學專業,在校大學生超過36萬人,畢業生供大於求,為了幫助畢業生就業,南京大學甚至給校友發求助信。與此同時,考研報名人數創下歷史記錄,還出現了一批雙一流院校的學生,報考時選擇雙非院校,被形容為「向下考」的逆流。

這些情況的背後是高校和各大專業瘋狂擴招帶來的學歷貶值,供需關係倒掛了,開設熱門專業的學校多,總招生規模大,卻不是大家都能辦出水平,結果就是熱門專業下的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

就業率之困

從2001年算起,大學專業的設置自主權從教育部下放到高校已經有了21年,現在的高校設置專業,出發點大致有以下四種:

一是生源吸收型:譬如人文社科類的辦學成本低、開辦速度快的專業,只為多招學生,多收學費。

二是市場導向型:市場上什麼專業熱門,就上什麼專業。

三是歷史依賴型:主要以原有優勢專業為基礎,進行專業細分。

四是分散就業型:防止過多地集中在一個專業,造成就業壓力過大。

對它們來說,多一個專業布點,就多一份生源,而生源的多少則意味著辦學經費、辦學資源的多少。

另一方面,大家都喜歡申報新專業,還因為這是政府給高校撥款的依據之一,是把學校做大做強最普遍的做法。

每年專業申報的時候,有的高校動輒申報十幾個新專業,甚至只將原有專業換了個馬甲也算新專業,並且為了獲批,往往集中幾個院系甚至全校之力,將相近專業的力量都累積在了申報新專業上。

實際上,新專業既無科學規劃又無足夠的師資和教學條件,審批的單位往往只能看到經過層層美化和包裝的專業申報書。

比如公共事業管理,從2000年到2017年,中國開辦公共管理類專業的院校數量幾乎翻了10倍。儘管世紀初,在政府職能轉變、社會管理日益複雜背景下,這個專業的確也曾大紅大紫。

但如今,它是近5年來被撤銷得最多的專業,撤銷的理由很無奈:什麼都學,什麼都學不精,四年讀下來,學生什麼也沒學會。

畢業之後,高校撤銷專業對我們而言,可能就是新聞裡一句話的事,但實際上,高校真的動手做這件事,成本卻是極高的:比如那些專業教師與教輔人員何去何從?學生轉專業怎麼安排?與它匹配的設施設備及實驗室又如何處理?高校的社會形象是否會因此大受影響?

方方面面,都是問題。

既然撤銷專業的成本都是極大的,那為什麼這些高校還要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另一個數據,就像是懸在高校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比一切都重要——就業率。

從1999年擴招後,高校每年都要公布各專業的就業率,並且就業率跟招生計畫硬性掛鉤。就業率連續3年不足30%的專業要減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他們當初在開設新專業的時候有多用力,現在撤銷專業的時候就有多狼狽。

對高校而言,專業設置的一哄而上,從開設到撤銷,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不是每個學校都需要或者有資質去承擔每個專業的發展,對學生而言,如果學不到什麼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找工作也難,那不啻於是在耽誤前程。

當然也不排除一種情況,可能也有同學慶幸,得是學校辦了這專業,不然自己還上不了211、985呢。但更多的人可能是,報志願時自己還啥也不知道,等到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出來也沒啥機會了。

像公共事業管理、服裝設計和教育技術這些專業在部分高校的消失,高校需要更負責任,更多地思考社會需要自己辦什麼專業,而不是自己想辦什麼專業。畢竟,學校只跟自己四年,專業卻可能是一輩子的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