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窮途末路 什麼能拯救它?

【看中國2022年11月22日訊】11月22日,香港交易所股票收盤價284港元。相比於2021年2月562港元的高點,已然腰斬。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交易所,如今也遭遇了困境。

恆生指數一度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年內IPO總募資金額僅有去年的5%,創下2003年以來同期最低值。

港交所既是股票交易所,又是一家需要利潤的商業公司。當年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說的「立足中國,連接世界」,既是顧大局識大體的漂亮話,也是對港交所經營策略高度抽象的概括。

當然,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能為港交所續命的,就只有當下最有希望的科技股。今年10月19日,港交所為科技公司放開上市門檻:允許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

今年初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普遍出現一種狀況:新股上市只發行很少的流通股,低的僅佔總股本1%-2%,高的也不超過10%,發行這點股份融到的錢根本不夠動輒數十億、數百億元研發成本的科技公司使用。

例如,某AI公司2021年底在港股IPO的時候僅發行了5%的新股,其中4%還是分配給基石投資者,僅有1%流入市場進行交易,每日的交易額只有數千萬港元。

所以,這些科技公司只是單純的為了上市而上市。

誠然,科技公司和當年的網際網路極其類似,由於前期公司沒辦法將技術商業化實現盈利,缺乏合理的估值手段,股價和估值幾乎全憑講故事來描繪美好的前景。

而如今的市場也不再是當年美元熱錢滿天飛的時代,一級市場擊鼓傳花沒人能夠接棒之時,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將公司強行推上市一條路。

這樣的科技股自然不受投資者歡迎,且港交所目前日均成交額大幅下跌,流動性匱乏的環境下,科技股依舊大規模破發。

一個沒有國際化資金的全球金融中心,已經窮途末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