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龍頭企業台積電。(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2年12月5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天(5日)強調,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臺化」,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與文化,是歷經40餘年累積的成果,至少在10年內不會有「去臺化」的問題。
台積電6日將舉行亞利桑那廠「首批機臺設備到廠」典禮,台積電赴美設廠議題再度受各界關注,中國官媒鋪天蓋地抨擊,臺灣晶片產業可能被掏空。
中央社報導稱,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被解讀有「去臺化」的疑慮,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直言「這絕對不是去臺化」。臺灣的半導體絕非花3到5年就能有的成果,而是經過40多年累積出來的產業與文化。
吳政忠說,台積電並不傻,還是會將重要關鍵技術等精髓掌握在臺灣總部,且技術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以毋須擔心台積電等臺灣半導體業者,會被輕易「去臺化」。
他解釋,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是5奈米或3奈米,其中5奈米要2024年才有機會量產,且良率能否能與在臺灣製造的一樣「仍需努力」;而臺灣5奈米早已在南科量產,3奈米也在試量產,到國外的是「N-1」,關鍵技術並沒有要出走。
至於人才是否外流,吳政忠表示,目前說台積電會派500名工程師赴美,以顧好未來在美國的每月2萬片產能,但台積電在臺灣有5萬多名工程師,佔比不高。
他重申,臺灣半導體產是經過40年累積,其中的製造管理及核心技術競爭力才是關鍵,且關鍵技術仍持續掌握在臺灣手中,半導體要「去臺化」沒這麼容易,他評估至少在10年之內,不會有此問題。
投資公司TriOrient Investments的副總Dan Nystedt則在推特上發文直言,這看起來就是中共正在破壞美臺關係,最令人失望的是這些說詞缺乏創造力,顯然對半導體行業所知甚少。
他表示,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起步於1960年代,並在臺灣蓬勃發展且建立起充滿活力的產業鏈,成為全球半導體強國,這樣的優勢不會隨便就消失。
Nystedt細數臺灣半導體產業優勢,例如,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也是技術的領頭羊,日月光則是全球最大的OSAT(專業委外封測代工),環球晶、聯電、聯發科等等企業全都具備市場競爭地位。
Nystedt總結,2021年臺灣半導體出口總值為155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官媒對臺灣可能失去半導體競爭力的擔憂有點過度了,因為半導體產業的專業知識必須仰賴時間的積累,加上臺灣人才輩出,未來依舊會生機勃勃。
另外,台積電赴美設廠也掀起臺灣產業東向浪潮。臺灣新東向聯盟期許,未來臺美的黃金十年內,在新東向的主軸戰略引導下,共同創造臺灣全球新價值、促進產業升級、社會國際化、全民共益以及臺美日及新南向多贏生態等成果。
臺灣新東向聯盟指出,匯聚產學研的各方能量,今年度協助核心半導體產業前進美國考察,助力台積電與供應鏈在美國設廠,明年將繼續組團前進美國考察,協助台商瞭解在美國發展所需的制度、稅法與ESG規範等。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