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軟和疫情困境 中國外貿出口再大幅下跌(圖)


中國海關總署1月13日公布外貿數據,出口再次暴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海關總署1月13日公布外貿數據,出口再次暴跌,同比下降9.9%,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的最大降幅。需求疲軟和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困境之下,未來中國經濟復甦更添壓力。

由於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的快速擴散,總部設在英國的預測性健康分析數據公司Airfinity稱,中國新冠感染人數將在1月13日首次達到峰值,屆時一天的感染人數將達370萬。這擾亂了工業生產、物流供應鏈以及國內外需求減弱,中國12月的進出口繼續在經濟衰退中掙扎。

1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外貿數據。中國去年12月份的外貿出口再次暴跌,同比下降9.9%,連續第二個月下降(11月同比下跌8.7%),也是2020年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開始以來的最大降幅。此外,中國12月進口也再次同比下降7.5%(11月進口同比下降10.6%)。

數據顯示,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為東南亞、歐盟和美國。而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逆差去年增加了兩倍,達到380億美元,原因是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對中國出口日益增加。

北京當局自上個月突然放寬「清零」防疫政策,由於無預備方案,導致疫情在全國範圍內蔓延,生產和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而中國生產和外貿企業在經歷過去三年「清零」防疫政策的嚴格限制後,正努力恢復正常運作。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出口、投資和消費,投資飽和與消費低迷難以提振經濟,因此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引擎,不過受歐美經濟衰退威脅和能源價格飆升等影響,導致國際對中國產品需求減弱,中國2022年整體出口呈現放緩,而2021年在2020疫情爆發後的低基數影響下,曾實現29.9%增速。

據法新社報導,投資銀行麥格理分析師Larry Hu警告,全球經濟形勢可能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

中國官方將在1月17日公布2022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及一系列其它經濟指標。北京當局去年3月公布2022年GDP增長目標為5.5%,但「清零」防疫政策影響其政策目標的實現。

保銀投資管理經濟分析師張智威指出,「出口的疲軟突出了提振內需作為今年中國經濟驅動力的重要性。」 

路透社1月12日報導,接受調查的29位經濟學家認為,隨著中國的許多貿易夥伴瀕臨經濟衰退,外部需求正在降溫,這只會增加中國政策制定者遏制疫情蔓延對經濟影響的壓力。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貿易前景可能是中國增長的最大威脅。「我們擔心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中的外部需求......我們認為中國基本情況是2023年出口溫和下降,」他們補充道。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Iris Pang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當前的疫情浪潮可能會持續至少幾個月,屆時美國和歐盟可能會陷入衰退,從而損害中國的出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