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不敢觸及的內幕(圖)
圖為2017年習近平訪港期間和香港首富李嘉誠(左一)、嘉華國際主席吕志和等握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3月20日香港《東方日報》再次扮演《蘋果日報》角色,在頭版頭條發表「煽動」文章批評港府。文章引述調查結果指,超過七成受訪港人包括學生在過去三年曾考慮過到海外升學。不過,移民潮背後的深層原因《東方》不願也不敢揭示。
香港人移民潮由2020年七一,即《國安法》實施前後開始,至今已有兩年零八個月。這一輪聲勢浩大的移民潮已經成為特區政府「不能說的秘密」。
早前《看中國》記者根據香港入境處數據統計,發現自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兩年半期間香港居民經機場的「淨流出人口」高達51萬。因為時間跨度大,推測不可能這51萬人全部都外出旅行、讀書或做短期探訪,相信其中大部分人是永久離港,包括15萬以BNO簽證移民英國的港人。
不久前,本港第四屆國際移民博覽閉幕。主辦單位在博覽舉行前向接近25,000名網上登記參觀的人士進行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結果顯示85%受訪者有意在兩年內離開香港,當中15%計劃在半年內移民。
事後有網民質疑數字的準確性,稱調查僅在有意出席移民博覽的人士中進行,無形中推高打算移民人口的百分比。
85%香港人打算移民,這一新聞公佈出來,的確對社會帶來恐慌。因為移民就是用腳投票,用行動告訴特區政府和北京政府:我不認同香港將「由治及興」,不認同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會擁有美好前景。
3月20日,建制派報章《東方》在頭版投票發表文章題為「半數港人想走,英語差都外流」。按照港府控告《蘋果》和《立場》的標準,該篇《東方》報導充滿「煽動性」文字,批評港府「施政不濟」,「嚴苛防疫措施令民生凋敝,香港變得五勞七傷,經濟跌落谷底」,在此情況下,「學歷高、有專業技術的精英早就移民他邦,就連英語較差的人都想外流」。
文章引述香港學術及教學交流協會的調查指,有超過70%受訪者過去三年曾考慮到海外升學,近40%人有意到海外工作。其中有近半想走受訪者承認自己英文差,但仍打算背井離鄉去外國生活。換言之,即使面臨英文被嘲笑,找不到工作,也不想留在香港。
至於離港的原因,57.5%為生活壓力,51.9%為政治因素,31.4%為經濟下滑。
報導引述理工大學講師陳偉強評論,指撇除政治因素,港人離港主因是缺乏上流機會,在今日社會,知識未必改變命運;加上樓價高企,一般大學生「上車難」(編註:指經濟能力不足,難以買到自助物業);而有樓的精英們則賣樓去外國住大屋。陳希望港府對症下藥,深刻反省並付諸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建制派媒體的報導方式是只提表象,不去深究背後原因,一旦觸及中共,則諱莫如深。事實上,造成香港人移民的原因正是特區政府;造成香港一切不幸的都是政治因素,如何撇除呢?
就年輕人「上車難」而言,香港樓價在過去10多年一路飆升,一直到2022年末才轉升為跌。當然樓價飆升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除了大陸黑錢流入香港樓市,托高樓價。就發水樓這一點,足以一窺特區政府賦予地產商的斂財特權。比如,一個由長實發展的住宅,兩房單位的窗台總面積高達30多平方呎。這意味著,為了這兩個窗台,業主要額外多支付40多萬港幣。
此外,香港地產商還有其它諸多特權。究其原因,是「偉大中央政府」一手促成的。97年後香港最有錢的幾大家族都和中共有利益往來。直白地說,香港地產商和中共高官暗中勾兌,在大陸和香港兩邊悶聲發大財,出賣的是大陸和香港百姓的利益。
雖然有些香港人覺得自己比大陸人地位優越一些,處境好一些。目前來看的確是這樣,但是長遠來看,香港人和大陸人的差距將越來越少,因為在中共眼中,人民都是人礦、韭菜、奴隸。所謂民主,即你是民,我是主。
如果某日習近平言之鑿鑿稱有心改善香港人的房屋問題,希望大家也不要上當。因為這代表習近平想割香港地產商的韭菜,將其巨大利益分給國企。可以肯定的是,最終得益者絕對不會是香港市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