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香港的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圖片來源:Ruby Tang/看中國)
【看中國2023年1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12月6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香港的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就在一天之前,其將中國評級展望至下調負面,主因是北京救助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以及控制房地產危機產生了重大的風險。
穆迪表示,調降香港評級前景反映了對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緊密的政治、制度、經濟和金融聯繫的現實情況。
香港政府表示,不認同穆迪的這一決定。
穆迪確認了香港的Aa3評級,這反映了香港的信用優勢,Aa3評級代表著富裕且有競爭力的經濟、財政情況以及有效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記錄。
穆迪表示,繼2020年實施《國家安全法》以及香港選舉制度發生變化後,「香港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決策自主權將進一步受到侵蝕」。
報告稱,中國大陸的經濟疲軟趨勢將影響香港經濟,而「香港增長疲弱可能會削弱政府的財政儲備」。
在11月10日,香港政府修正了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早前的預測下調至3.2%。
穆迪還單獨將澳門的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香港經濟增長遠遜預期
香港近一年以來,經濟復甦的表現遠遜預期。據香港政府統計處10月底公布的第三季預先估計數字,香港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4.1%,遠遜市場預期的增長5.2%。
進出口貿易方面,今年8月份香港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比去年同期下跌3.7%至3,583億港元,這個跌幅標誌著香港出口連續第16個月下跌,創下最長連跌記錄,超過2015至2016年中國股災期間,以及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餘波期間的持續下跌期。
香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亦影響房地產市場,港府最大收入來源之一的賣地表現亦大幅下跌,11月初連續兩幅官地流標,其中11月9日一幅臨近香港國際機場,位於港鐵東湧站發展項目第一期,可建住宅樓面接近70萬平方呎的土地,罕有地出現「零入標」、即是完全沒有發展商出價競投,是地鐵樓盤10年半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
分析人士認為,香港整體房地產市道下跌,主要是因為移民潮,很多香港本地中產人士急於賣樓移民,加上外資撤離以及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巨企碧桂園及恆大相繼出現債務危機,導致中國大陸都自顧不睱,投資香港房地產的資金大幅減少。
並且,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亦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據港府公布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今年9月28日聯合發布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的總排名維持全球第4位,第3大國際金融中心的位置繼續被新加坡取代。
香港股市表現亦創近年新低,今年9月13日的交易日在2,961只港股當中,有915只個股(包括停牌)出現零成交的現象,佔比約31%。成交額在10萬港元以下的個股達到1,659只,佔比為56%。
據港交所今年9月15日的資料顯示,香港創業板指數當日收報25.3點,跌2.3%,成交額約7,710萬港元,創歷史新低。相比起2007年的1823.74點歷史高位,已經暴跌98.6%。有市場人士表示,跌勢如此下去,香港創業板指數隨時歸零。
香港股市曾經創下世界第1位的新股(IPO)融資額,但是近年每況愈下,繼2022年全球IPO下跌至第4位,今年1至9月更下跌至全球第8位,僅錄得44宗IPO上市,募資總額為246億港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65%和15%,被印度及印尼股市的IPO超越。
而香港恆生指數31年來首度被臺灣加權指數超越。
長期低迷不振的香港股市,12月5日則再創新低。不但有超過300只港股的股價創下最近52週的新低,恆生指數也再次跌回1997年的水平,令一眾投資人唏噓不已。
香港或將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香港股市今年的疲弱表現,被中國大陸投資者揶揄為「國際金融遺址」。
12月1日,據美國之音報導,前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表示,過去3年多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受日益收緊的政治環境影響,包括法治及自由的基石受到動搖,導致過往多年來紐、倫、港(紐約、倫敦、香港)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連續兩年被新加坡超越。
劉夢熊說:「因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基於自由以及法治這(兩)個基石,但是近年來香港的自由以及法治來講受到很大的衝擊,比如說自由,香港的公民社會裡面,原有的那些政黨被打得七零八落,解散的解散、停止活動的停止活動,原來有的那些媒體都被逼停刊、關門那樣.....令到香港的法治基石大為崩塌。」
劉夢熊表示,國安法實施後外資撤離加上港人移民潮,可能香港將會淪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些是有一種事實做依據的,不是說一種偏見,更加不是說一種抹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