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的成因──結構性失業(圖)

 2024-03-27 09: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經濟
大學生就業問題嚴峻(圖片來源:ST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3月27日訊】3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新資料顯示,中國失業率連續第三個月上升,顯示去年12月份青年失業率略低於15%,與歐盟相近:均為14.9%。不過,中國青年失業率高,與中國近幾年經濟結構轉型直接相關,屬於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所謂「結構性失業」是指由於技術進步或行業衰退而造成的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vs.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持久,因為失業者需要再職業教育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而摩擦性失業涉及人們在工作之間轉換,與經濟週期無關,是人們經常遇到的失業。經濟學家一般不太關注摩擦性失業,但特別擔憂結構性失業,可惜的是,注意到中國青年失業率高的分析者,多半忽視了這是結構性失業。

房地產業蕭條導致數十個上下游產業萎縮

近三年以來,中國正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劇烈的產業結構變動,從世紀之交就成為中國經濟龍頭產業的房地產業,因市場過度飽和而難以為繼。在繼續投入資金(主要是銀行貸款)維持泡沫與讓泡沫慢慢癟下去另覓經濟發展之途二者之間,習近平咬牙選擇了後者。

但茲事體大,房地產業一直被中國當局及經濟界視為大而不能倒的產業,是從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就業這點來考慮。Wind PDB產業聚焦曾在2023年1月發表過一篇《透過Wind產業鏈看房地產如何影響國民經濟和就業》,其中列了一個表,顯示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三個行業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建築業的就業拉動能力最大。建築業每增加一億元總產出,可拉動各行業就業總計635人,其中直接拉動就業262人。金融業的就業拉動能力第二,金融業每增加一億元總產出,可拉動各行業就業總計511人,其中直接拉動就業270人。房地產業本身就業拉動能力並不大,房地產業每增加一億元總產出,可拉動各行業就業總計351人,其中直接拉動就業212人。按此計算,2020年僅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三個行業,房地產開發投資帶動就業就超過1.15億人,對民生影響巨大。

上述研究還沒有考慮其他幾十個房地產開發上下游產業。擇其大要述之,房地產開發上游主要包括土地(七通一平就涉及數個行業)、金融行業;建築工程(包含各種建築材料的生產與供應);房地產開發相關服務;房地產開發下游主要包括房地產經營、房地產銷售、房地產輔助服務、裝修產業(涉及多種裝修材料的生產與供給)等,與此同時還有交通運輸產業,每個行業都有不少從業人員。

與房地產業相關的兩大產業

房地產、建築業與金融業在中國是共存共榮的關係,房地產衰落,自然會影響到這兩大產業。但細讀之下,除了房地產業衰落的影響之外,還有這兩大行業因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本有更新要求的因素。

以銀行業為例,2016年之前,銀行業曾是白領嚮往的金飯碗行業,但2016年開始,先是遭遇智慧化取代人力,僅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就裁員約2.5萬人;以後每年都有銀行業裁員消息傳出,成了常態。2023年9月30日,中國國內第一財經根據Wind資料統計,稱降薪、裁員成為2023年上半年上市銀行財報透露出的兩個關鍵字。42家上市銀行的員工總數雖然突破了250萬人大關,但同比增幅僅為1%。中工建農這四大銀行還在裁員,其中,工商銀行一年之內少了9000餘人。據該報導透露的資料,從專業構成來看,招商銀行招聘得最多的依舊是零售金融業務的員工,淨增5378人(上一報告期增9460人),此外,運營操作及管理淨增加2172人,而綜合管理類人員則淨減少近千人——熟悉銀行業務的就知道,這些銀行招聘的是能為銀行增加業務的一線員工,以及專業門檻較高的技術型員工,「綜合管理類人員」是屬於萬金油式的管理人員,這類人失業之後再就業相當困難。

中國建築行業正處於技術轉型時期

建築行業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中國判斷支柱產業的標準是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5%,根據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資料,2018年以來,建築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6.85%以上,2022年甚至接近7%,增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2.5個百分點,支柱產業的地位依然穩固。建築行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至大:第一,它的發展帶動著建材、冶金、化工、輕工、機械、石油、煤水電氣、裝飾裝修、智慧科技、家電等幾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中國的GDP增長和就業狀況。第二,建築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體力勞動者,對教育水準要求較低,一直是中國吸納農村勞動力的重要行業。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6至2020年,每年從事建築業的新產業工人人數在5000萬人以上,佔比20%左右。

但是,情況正在起變化。最近幾年,中國建築行業出現一個現象:企業增多,但從業人員反而減少。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築業企業143,621個,同比增長11.55%;從業人數5,184.02萬人,同比下降0.31%;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築業企業139740個,同比增長7.9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建築業企業8712個,同比增加926個;與此同時,建築業從業人數4016.41萬人,同比減少3.79%。簡言之,企業變多了,更多資源向國有企業傾斜,與此同時從業人員反倒減少了——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減少是按千萬計數。國內的分析是認為企業養不起那麼多人,國企增多則被認為是建築行業的「國進民退」。

但事情遠比這兩類分析複雜。只有極少數分析指出是因為技術和管理的發展,不需要那麼多人了。從中國現在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政府出臺的政策是加快智慧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共有四條主線,分別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打造建築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加快建築機器人研發和應用;推廣綠色建造方式。上述這四點,注定中國的建築業從設計到勞動類型與人力配置都將發生巨大變化。這個變化過程中,將形成數量巨多的結構性失業者,因為列入十三五計畫的「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和十四五計畫的「加快智慧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主要依靠三大技術支撐:裝配式、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建築機器人,這意味著中國建築行業的勞動力類型需求將發生改變,包工頭一般也無力投入建築業新技術改造,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體力勞動者將逐步減少。

也許有人要問:中國每年那麼多大學生畢業,為什麼就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這裡牽涉到一國的大學教育專業設置與就業市場需要是否脫節、職業培訓與再就業技能培訓是否適應就業市場的問題,我將另文分析。

(本文為《上報》授權《看中國》轉載。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