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7種丟失的寶貝 看痛無數中國人的心(組圖)

 2024-04-01 17: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7種正丟失的東西,看痛無數中國人。
7種正丟失的東西,看痛無數中國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年輕人以為,現代的才是最好的,傳統的都是落後的。觀念顛倒,把中國人的老傳統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全都拋在腦後。丟掉傳統文化,只會淪為「暴發戶」,找不到中國人的根。

7種正丟失的寶貝 看痛無數中國人

1、丟了熱鬧

以前人都住平房,沒有WiFi,更沒有手機和電腦。下了班、放了學,老街坊串門嘮嗑,孩子們追逐打鬧。誰家做了什麼好菜,也會端給街坊鄰居嚐一嚐。

現如今,住進了高樓,電梯間裡打個照面,連對門鄰居姓什麼都不知道。

小時候,家裡有電視的不多,一到下午,都端著碗去有電視的鄰居家看。黑白的,畫面模糊,人卻很多,一點不覺得擁擠,反而感覺很熱鬧。

如今,一天最離不開的就是手機,人手一部,走到哪兒電視播放到哪兒,人雖然聚在一起,卻總是各看各的。家裡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各自低頭玩手機。

微信上發一百條消息,也比不上見個面、吃頓飯。

2、丟了麻煩

生活越來越便利,人也被「慣」得越來越懶,越來越怕麻煩。

不想去買紙質書,還可以在網上看;不想花時間看文字,還可以去刷視頻;看視頻的時間都嫌長,又出現了倍速播放、短視頻。

飯也不用做,門都不用出,網上下個單,直接送到家門口。無論想要什麼,只需動動手指,馬上就能得到。

丟掉了麻煩,同時也丟掉了生活的樂趣。

3、丟了親情

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淡薄,從不走親戚開始。大家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80後、90後這幾代人,好多都是獨生子女。生下來就只有父母,沒有親生的兄弟姐妹。成長之後,又大多天各一方,各自為了自己的工作和婚姻忙碌著。

也就是過年回家聚會一下,很難說這樣的生活方式,親情會像父母他們那個年代如此醇厚。

生活條件極其優越,親情觀念非常淡薄。血緣的聯繫變淡了,親人的關係也就疏遠了。

4、丟了健康

小時候,孩子最喜歡去河裡撈幾條魚,或者到地裡偷摘幾根黃瓜、直接吃,純天然綠色食品……

如今,超市裡的魚個頭大,蔬菜包裝也很漂亮,可是無論洗多少遍,還會擔心沒洗乾淨不敢吃……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代人生病也越來越早。

在家手機不離手,出門坐車不用走,快餐零食當飯吃。吃得好、活動少,把孩子養成「小眼鏡」「小胖墩」。

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人體失去了溫度調節能力;洗澡頻率過密,清潔過度,會使皮膚保護膜受損傷。

有點小病就打針,抵抗力也跟不上,體質全在退化。

時間  鐘錶
丟了回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5、丟了回憶

以前的廣告是吆喝聲:磨剪子來,戧菜刀!

以前的孩子們做遊戲,女孩跳橡皮筋、踢毽子,男孩打彈子、拍畫片……

以前的書包是軍綠色,以前的交通工具是28加重的自行車。

這些童年回憶,還有那些老街老巷,都隨著城市的變遷,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只留下幾張老照片,留在口口相傳的回憶裡,年輕人再也看不到。

小時候,照相館不多,一年很難去照一次相,每張照片都要洗出來過塑好,放在相冊裡用心保存。每次翻出來看,滿滿的都是曾經的記憶!

如今,照相館幾年去不了一次,相機、ipad、手機,走哪兒拍到哪兒。

很多時候,它們都被遺忘在手機的某個角落,真正值得留念的沒幾張!

6、丟了簡單

50年前結婚,「三大件」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30年前結婚,「三大件」是冰箱、彩電、洗衣機;

現如今結婚,「三大件」是房子、車子、票子。

日子越過越好,人們想要的也越來越多。

小時候,孩子的玩具並不多、彈珠、沙包、猴皮筋、紙麵包……不豐富、但是一個遊戲就能玩上一天,很開心!

如今,誰的手機裡沒有存放三五個網游?誰的家裡沒有高檔的玩具?即便科技帶來了更豐富的娛樂生活,但小時候和朋友的親密無間卻沒有了。

幸福的生活,本來沒有那麼貴,日子過得簡單點,也不會那麼累。

7、丟了珍惜

以前的人,衣服仔細著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現在的人,衣服塞滿了衣櫃,才穿一段時間就覺得不新鮮。

以前「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現在饅頭吃不掉,直接扔進泔水桶。

勤儉節約是傳家寶,需知每一件衣、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才能留住福氣。

珍惜眼前的幸福,別等失去了才懊悔;珍惜所有的付出,別輕易放棄喊停;因為失去的再找不回來,放棄的無法再擁有。

責任編輯: 小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