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鳥籠效應」:窮人家常見兩大弊病,也是窮人常掉進的2大坑。(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什麼是鳥籠效應?
上世紀初,哈佛大學退休老師詹姆斯送給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隻鳥籠。卡爾森並不喜歡鳥,因此隨手把鳥籠放在客廳。從此,只要有客人來訪,就會驚奇地問:「為什麼鳥籠空了?是鳥死了嗎?」
卡爾森反覆解釋:「我本來就沒有養鳥,是朋友送了鳥籠……」為了不再解釋,卡爾森索性買來鳥,然後鬧心地跟鳥在一起生活。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鳥籠效應」: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深度思考一番,就會發現,一個很小、不需要的鳥籠,都能讓人花很多的金錢和精力,若是家裡有更多不需要的東西,卻要常常打理,產生更多的附加消費、精神內耗,真的得不償失。
貧窮的家庭,往往並不是家徒四壁,而是對於物質的處理、生活方式中,有不好的習慣。
一、無效的囤積反而更浪費
除夕夜奶奶拗不過孫子,買了一些花枝。如何安放這些花枝?奶奶想了很久,然後在除夕下午,急匆匆地買來幾個花瓶。當年味變淡之後,花枝凋零了,孫子也上學去了。
奶奶把花瓶裡的水倒掉,把花枝丟掉。有熟人來串門,發現空花瓶,覺得奇怪。因而,奶奶又去買了花枝,如此反覆折騰。
孫女喜歡的小金魚,爺爺也買了,接著要配上好看的魚缸。現如今,孫女讀初中了,不再養金魚了,魚缸被隨意丟在陽台上。
到了初冬,母親買來很多煤球。家人反覆強調,現在城裡極少停電,煤球取暖,用不著。母親不信,她是怕停電之後,家裡冷冰冰的。過了七八年,煤球一次都沒有用。
還有商鋪打折的東西,確實便宜,母親一口氣買了很多。但是便宜沒好貨,或者用不上。
順著母親的思維,再看她的消費方式——可能用得上;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
也許你的家裡,類似「母親」的人,有好幾個。
囤積往往造成浪費。(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積穀防飢,這樣的做法沒有錯,總要預備一些意外的情況,也要滿足一些生活中的願望。但是過分積累,就形成了「買買買」的壞習慣。
盲目購買,並沒有考慮到其實用性,具體數量也沒有標準。
幾萬塊的跑步機,用了一兩次,就被丟在角落;偶爾用的球拍;某一次活動用的舞蹈服……細細算來,都是錢。
不能做到按需購買,花錢就會如流水。
二、什麼都捨不得扔 降低了生活質量
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物盡其用」。如果一樣物品,連續幾個月都不用,那麼證明是浪費。只是主人不覺得,還認為「以後用得上」。
一塊木板,一張舊書桌,孩子用過的玩具……都佔據了屋子的空間,還要常常去清掃灰塵,耗費時間,導致房間變得擁擠。
更可怕的是,有的家庭,有吃爛蘋果的習慣。就是說,一箱蘋果買回來之後,發現有幾個快爛、爛了一半的蘋果,不會丟掉,而是削一下,吃掉。等爛蘋果吃掉之後,過一兩天,又發現爛蘋果……
一箱蘋果都吃完了,但是從來沒有吃一個好蘋果。
類似的情況,還有隔夜的飯菜、前幾日的冷開水、快要報廢的拖鞋等。
《斷舍離》中寫道:「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一個家庭,什麼都捨不得扔掉。這樣的習慣,還會滲透到人的精神、社交、工作、感情等。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放不下」。
遇到錯誤的愛情,放不下,因此一直內心糾結。導致以後的緣分錯過。
工作中,被上司批評幾句,連續幾天都痛苦,那麼工作就會更糟糕,甚至一上班就痛苦。
兄弟姐妹吵鬧,大家都放不下,就會結仇;父母和子女意見不同,都不扔掉情緒,家就不會和睦。
人只有左右手,若是拿著兩樣東西,那就什麼都做不了。
到處都是舊物的生活,導致人生進入了一個無形的鳥籠,家庭就像一個困住人的大鳥籠。
真正富有的家庭 有邊走邊扔的習慣
有一個賣陶罐的商人,挑著擔子,走村串戶。忽然,一個陶罐掉落下來,哐噹一聲就碎了。
商人沒有回頭,直接走了。路人喊:「陶罐碎了,也不看一下?」商人說:「已經碎了,還看啥。要是耽誤了時間,天黑前,我趕不到鎮上,就更麻煩了。」
家庭要致富,其實是一個有捨有得的過程。丟掉無用的,有用的就多了;捨去煩惱,快 樂就多了;按需購買,無效購買就少了。
有句話說得好:「同時追逐兩隻兔子,肯定追不到。」
一家人,專注一份家業;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多餘的東西不要,那麼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賺錢也不難。
我們可以這樣想,得到多餘的鳥籠,就送給喜歡養鳥的朋友,退給商家。也可以從一開始,就拒絕送鳥籠的人。調整了思維和行為,也就打開了格局,形成了過日子的好格調。
高質量的生活,往往是低配的,甚至是極簡的。
不做物質的奴隸,而是享受物質帶來的快樂,生活自然就富起來了。
幸福的家庭,需求少,消耗低。
責任編輯: 家惠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