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後為什麼讓人拿著「大扇子」?(圖)


中國古代有悠遠的扇文化。示意圖:諸葛亮手執「羽扇」。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古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不僅穿著華麗高貴的黃袍,身邊還會有兩個宮女拿著兩把扇子,扇子極大,彷彿在皇帝身後形成了一道大的屏障,並且用料極其講究,上面繡著多種花紋。總會讓人產生疑問,皇帝真的有這麼熱嗎?皇宮的建築不應該算是古代建築中的翹楚嗎?古代建築中早就出現了冬暖夏涼的構造,那皇宮在夏天還會那麼熱嗎?既然這樣那為什麼冬天後面也會有宮女持拿著扇子呢?

其實事實上這兩把扇子並不是普通的扇子,也不只是用來扇風帶來涼爽這麼簡單,相比於實用性,這兩把扇子的觀賞性和象徵性更為重要。

這種扇子名字叫做掌扇,也稱為五明扇。

五明扇屬於團扇的一種,西漢嬪妃班婕妤曾作過一首以團扇命名的《團扇歌》,詩中的「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寫盡了女子的憐傷團圓之感。西晉文學家潘尼也作有《扇賦》,其中說:「安眾以方為體,五明以圓為質。」掌扇雖然是團扇的一種,但它更是一種儀仗工具,主要是被宮女執掌在帝王身後,顯得帝王十分莊嚴肅穆。

掌扇的淵源十分悠久,晉武帝時期有一個典行王鄉飲酒禮博士叫做崔豹,他的著作《古今注‧輿服》曾經有這麼一段話:「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舜所發明的五明扇,是為了求賢而製作的,並且廣受秦漢的公卿和士大夫攜帶和使用,如此看來五明扇在秦漢時期頗有一些風雅的象徵。

掌扇的形狀像「闔」,闔有門扇之意,所以掌扇的形狀像門扇,通常掌扇的面積較大,多由人持拿著放在帝王的身後。周代時,君主王后出行的車上都放有「扇扇」,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了遮擋灰塵,所以又稱「障扇」。

在《晉書‧王導傳》中也有這樣一段記載:東晉的庾亮(字元規)憑藉國舅的身份在朝野之中耀武揚威,權傾朝野,一時風頭無倆。而作為丞相王導對庾亮的行為十分不恥:「嘗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這就是元規塵的典故,用來比喻人囂張的氣焰。

後來經過慢慢的發展,製作掌扇的材料日益豐富起來,除了障扇以外,周代還有一種用禽類羽毛製作的長柄扇,主要材料是雉尾,也是由持拿著的人高擎著為君主障塵蔽日,這也是掌扇的前身。

慢慢的絲織品的發展也為掌扇製作提供了更好的選材了,掌扇也慢慢的由絹等絲織品所製作而成。而且掌扇上面也增添了許多新意,例如各種各樣的花紋,一方面是體現了古代絲織工藝和紡織工藝的成熟,另一方面則體現了刺繡工藝的進步。所以說,一件掌扇就是一件藝術品。

掌扇最主要的作用是兩個:

一個是實用;另一個是揚威作用。

相比於普通的扇子是用來扇走炎熱帶來清涼,又或者嬌羞的女子用扇子遮住害羞的容顏,掌扇主要的用處是在於為帝王遮蔽灰塵,周代時期道路修建不完善,一旦高大的馬車行駛經過就會掀起大量的灰塵,這時候將高大的「障扇」放在車的後面就能阻擋住一定的灰塵。

不過後來就慢慢變味了,皇帝在殿上也大擺掌扇,倒不是因為大殿灰塵太多,而是一種儀仗裝飾物。後來隨著發展,有些地方的婚禮習俗也會用到掌扇。例如在50年代的浙江紹興等地,還會在婚禮現場時出現有人持拿掌扇的例子,這倒是給婚禮增加了喜氣洋洋的氣氛。

而掌扇的另一作用則是宣揚皇權的至高無上性。

周代的掌扇前身障扇便可以從儀仗規格來判斷被遮塵者的身份等級,「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數量不一樣,等級身份也不同。

宋代以後,掌扇漸漸的成了帝王獨有的特權,成了一種儀仗與裝飾。甚至在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這樣的記載:「天下神霄,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寶蓋、曰珠幢、曰五明扇。」而掌扇與錦繖、絳節、寶蓋和珠幢一樣都是威儀的象徵。

所以這才會有君主即使在乾淨敞亮,冬暖夏涼的大殿上也堅持用掌扇這一事,熱不熱,有沒有拂塵倒是小事,即使有龍椅也已經不能滿足皇帝想要宣告自己是「天選之子」的心理,還得兒加上掌扇呢。

掌扇的構造也極其精美,上面的裝飾大都十分精緻華麗,體現了當時古代最高的刺繡工藝水平,所以精美的掌扇配上華貴的龍袍,兩者皆是最高技藝水平的製成品,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在這兩者的襯托下,怎麼會體現不出天下之主的氣勢呢?


《萬樹園賜宴圖》,法國耶穌會士王致誠繪,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描繪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賜宴由漠西來降的蒙古杜爾伯特部首領三車凌等人之情形。(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關於扇子的傳聞還一個,北京故宮導遊曾對遊客披露,明朝永樂皇帝在發動靖難之役後登基,每天都害怕有人刺殺自己,於是從國外引進了名為「卓影辟邪」的一長柄三刀刃武器,再偽裝成類似扇子的造型,以保護皇帝的安全。

明朝政治家陸容編撰的史料筆記《菽園雜記》提到,「奉天門常朝,御座後內官持一小扇,金黃絹以裹之。常聞一老將軍云,非扇也,其名卓影辟邪。永樂間外國所進,但聞其名,不知為何物也。」指明朝皇帝御門聽政時,背後兩側各有一人拿著一把「大扇子」。

大陸歷史學家單士元研究後指出,「卓影辟邪」是個一長柄三刀刃的武器,因為害怕傷害皇帝,所以平時會用鐵線包起來,外面再套一個黃布罩子,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舉著「卓影辟邪」的人就能甩開罩子、使用武器。

歷史上,永樂皇帝是發動靖難之役後才登基,但上一任皇帝建文帝不知所蹤,讓永樂皇帝始終心懷恐懼,擔心有人會刺殺他,比如名叫景清的官員,就曾帶利刃上朝,想要當眾行刺,所以永樂皇帝為了自身安全,從國外引進了「卓影辟邪」保護自己。

不過到了宣德年間,永樂皇帝的孫子即位,反對勢力已經差不多消滅,不再威脅皇帝的安全,所以「卓影辟邪」逐漸演變成大扇子,搧風後可以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因此命名為「避瘟扇」,能夠保護皇帝的身體健康。

本文留言

作者禾子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