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的死亡是生命邁向另一個階段的轉變,而非結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有很多關於各種鬼神的傳說,這種妖怪文化神秘而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以來,可以說多的浩如煙海。比如《山海經》《太平廣記》等古籍中,就有很多精彩的描述。要說對妖魔鬼怪最有研究的人,應該是清代的蒲松齡了,因為他寫了一部很有名的《聊齋志異》,幾乎所有傳說中的妖魔鬼怪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南北朝時期,有一部志樣小說《幽明錄》記載: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這個聻字上半部是繁體中逐漸的漸字,下半部分則是耳朵的耳,這個字很少使用,但是它卻是一個連鬼見了都害怕的字。
有這樣一句話說:鬼之畏聻,猶如人之畏鬼也,也就是講鬼對聻的畏懼,就像人怕鬼一樣恐怖,為甚麼呢?因為聻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鬼,鬼一旦被聻吃掉,就等於魂飛魄散,灰飛煙滅了,所以聻是鬼的剋星,是真正的鬼見愁。但是這個聻又是鬼死後所化,所以古人會將這個「聻」字當作避邪之用,他們會請道士,將這個字用篆體寫在紙上,貼在門窗或者隨身攜帶,認為這樣就可以起到避邪的作用,所以說「聻」這個字是一個連鬼都怕的漢字。
《幽明錄》還講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他還提到聻後有希夷,為道法仙宗之本。也就是說,聻死以後變成希,希死以後變為夷,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天道法則,那甚麼是希?甚麼是夷?老子《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也就是講聻死以後會變成一種甚麼聲音都聽不到,甚麼顏色畫面也看不到,處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狀態,因此又叫神死入歸墟。
那麼在古人看來,人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會進入生死輪迴,難以超脫世間苦海,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追求永生不滅,因此踏上修道成仙之路,從而跳出輪迴之苦,踏入永恆之境。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以及後來的西遊記、聊齋等等,刻劃人們對於神祕的想法和追求生死輪迴的更高境界。關於鬼神的傳說,其實也反映了古人對於生命死亡的探索,像是蒲松齡這樣的文學家,將自己生命和哲學的思考,融入到那些奇思妙想的聊齋故事裡,使得每一個神鬼妖魔,都有他的人格特典,這或許也有其意涵,需要讀者去細細品味理解。
世間發生的一切錯綜複雜,有時人們會說妖魔鬼怪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心與人性,而在人性的另一面又是聖潔的光輝,靠近仙人、神佛的正道,善惡存在的世間與自然運行的世界,形成如今各地精采的文化與傳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