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人牙秽生搬《颠覆法》
《基本法》二十三条订明特区自行立法禁止叛国及颠覆等行为,但是否需要制订这条充满灰色地带的条例,回归以来一直引起激烈的争辩。随着董建华的连任,北京方面已认为“时机成熟”!看来不久将成为事实。
香港人为什么对这条法例恐慌?因为这条“叛国及颠覆法”是引入大陆的法律,而大陆的“叛国及颠覆罪”十分抽象和随意性,是中共压制人民民主诉求的恶法,香港回归以后所发生的人大释法、法轮功等风波,令特区政府很是被动,如果有《基本法》二十三条在手,就可以名正言顺“依法办事”。
(二)“高官问责”为一言堂开路
董建华不止一次为高官问责制放风,也是他连任后首要的工作。表面看来上局官问责制类似当年港英政府提出的部长制,本来是政制改革的一部份,不过董建华将其抽离于整体而单独“改革”,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董建华过去在推行新政策时,在内部不能“统一思想”,只有大动手术,才能彻底铲除港英时代留下的“不听话”的公务员。没有民选议会机制,等于为特首“随心所欲”大开绿灯官员只向特首负责,而特首不用向人民负责口到头来岂 不是一言堂政府?
(三)“瘦驴拉硬屎”硬挺联系汇率
香港的经济走不出谷底,除了产业空洞化,看不到前景之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困结旦联系汇率。香港联系汇率在一九八三年实施,当时中英双方正为香港的回归问题展开谈判,香港前途不明朗,使港元波动,港元曾由6.X兑一美图,下滑至9.X兑一美圆。当时政府便决定以联系汇率来挽救港圆。此法的确奏效,由于投资者不用担心资产价值的变动,便安心把资金投入香港,结果香港的经济在政局并不稳定的情况下仍保有金融中心的美誉。
然而,九七年金融风暴之后,东南亚各国纷纷把货币贬值,以增强其出口贸易的竞争力,相对之下,港币便显得昂贵,香港因此必须承受房地产价格下跌、工资下降的痛苦。虽然不断有人提出废除联系汇率之议,但北京为了证明“一国两制”的可行性,以为藉此制度就可以捍卫港元,多次否定港元与美元脱钩的建议。
不久前阿根廷发生的经济危机,令某些人如梦初醒,原来联系汇率不是万应灵丹,那么;坚持联系汇率制会不会使香港重蹈阿根廷的覆辙?
近日有权威的国际基金顾问表示看淡港元,引起港元汇价波动。与此同时,传出了董建华已在着手研究困扰香港多年的问题,其中包括联系汇率。虽然此说遭港府否定,但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公开表示,港元和美元的联系汇率是“阻碍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个不灵活因素”。只是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要维持香港经济的稳定,政府不会对联系汇率有所改变。
但是严峻的现实是,香港已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不消几年,将令外汇储备用尽,届时联系汇率将会不保。这个难题一日不解决,阿根廷式危机的阴影便会在香江上空徘徊。
- 关键字搜索:
- 董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