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至今年七月为止连续九个月,大陆消费品价格指数持续处于负增长的态势。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报告分析,造成这种因素除了技术进步外,原因还包括加入WTO后调降了五千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以及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
不过,报告指出,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也制约了消费需求的继续增长。
通货紧缩再现,令大陆经济学界忧心,他们担心当局为了举行十六大,刻意忽视这个现象,对未来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微就指出,从表面看价格降低会给民众带来一些好处,能以相同价钱买到更多东西,但对企业来说,价格持续下降会使企业利润缩水,企业收益少又将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工人工资减少、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新产品开发能力下降,这些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大陆经济界人士认为,通货紧缩造成企业减产,必将导致员工收入减少,而员工收入降低,又会形成整个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市场上的商品更会销售不出去,商品价格还会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必会影响经济长期稳定运行,因为消费占大陆国民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对此,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中就访问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易纲。易纲认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大陆还将面临物价向下的压力,今后必须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以稳定的货币增长来支持经济的发展,使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准。
- 关键字搜索:
- 通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