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海峡两岸的未来十年

感谢余文仪医师给我机会来拜会台湾东社的朋友。他给我的考题,是“海峡两岸的未来十年”。今晚在座这么多台东师范学院的同学,未来就在你们肩上,这也是你们的考题。

 现代世界十年的变化,超过以往一个世纪。尤其科技的突飞猛进,可以迅速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的生活。我不相信“先知”的预言,有人刚预言高雄要“二次政党轮替”没应验,又在预言2004“二次政党轮替”,中国国民党主席要结束“卧薪尝胆”、“重回驾驶座”了。你们信不信?

 我们看两岸,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海峡,必须站到世界历史的高度,去观察台湾与中国。今晚我准备讲三个部分:第一,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第二,方向未定的胡锦涛中国:第三,台湾的未来在哪里?

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

 世界历史正进入新的时代。改变世界历史的,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天安门屠杀,不是苏联、东欧共产党制度的崩溃,也不是宾拉登九一一恐怖攻击或布什的反恐战争。改变世界的是什么?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胡桃壳里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中说:“世界在这一百年间的变化,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世纪,这并非由于新的政治或经济学说,而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突飞猛进。倘若要为这些进展找个代言人,自然非爱因斯坦莫属。”

 一点不错。这一百年间,所谓“新的政治或经济学说”,或所谓“新思维”,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没有超越欧洲启蒙运动时代;甚至更早,文艺复兴、古希腊时代的基本观念。无非一个自由,一个平等,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哲学。直到最近去世的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John Rawls)最后一部著作《Justice as Fairness》,讨论的还是这两个古老命题。有趣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沉恩(Amartya Sen),写了一部《Development aS Freedom》,书名正好配对。中文译本译作《作为公平的正义》、《经济发展与自由》,我看不如译为《正义即公平》《发展即自由》更合乎原意,这两位作者都把自由与平等视为人类不可分割的基本价值。

 人生来自由平等,但现实社会中又达不到自由平等。于是有的主张自由先于平等,有的主张平等先于自由。现实社会中,没有自由的平等是奴隶的平等,像中国的人民公社,一群被平等地捆绑在国家土地上的不自由的奴隶,无法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而没有平等的自由是贵族的自由,特权的自由,黑金的自由。中国已从不自由的平等走向不平等的自由。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莱斯(Condoleeza Ricc)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当美国开国之父讲到‘我们人民’时,他们指的不是我。”像她这样的黑人、女性,当时被排除于自由人之外。这说明人类实现平等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是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决定性的因素不是政治、经济学说而是科学的进步。政治、经济学说古已有之,那是一个想象的乌托邦;而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得以从“想象的乌托邦”,接近到“现实的乌托邦”。今天人类走到了重大的历史转折:科学的进步,使人的自由思想和创造力,取代权势和暴力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这个新时代主导世界变化的,不再是战争与霸权,而是目由与平等。

 上世纪四十年代,人类终结法西斯暴政需要付出反法西斯战争的代价。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终结苏联、东欧的共产党暴政已不需要武器,以自由思想与自由经济就结束了苏维埃帝国的军事霸权扩张。科学与自由,是推进人类历史的普世价值。

 爱因斯坦是德国犹太人,希特勒发动“反犹太科学运动”,出版了《一百名作家反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何必一百名?假如我不对,一个人反对就够了。”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是对的,一百万人反对他,也改变不了真理。爱因斯坦被希特勒从德国赶到美国,这件事本身就决定了科学与自由的结合,必定战胜摧残科学与自由的法西斯军队。

 然而有人说,现在不是还有战争?美国不是打了阿富汗,又要打伊拉克?

 这种战争只是送走旧时代的挽歌,无法改变新时代的方向。在旧时代,国家的强大依赖土地、资源、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占有,为了获得这一切,就必须扩张军事力量,发动侵略战争,攫取殖民地。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就是所谓“占有更大生存空间的天赋权利”。于是贪欲与权势欲、战争与暴力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这个旧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今天,基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导致人的智能和创造力的解放。既然人的智能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新时代生产力的根本要素,成为历史进步的杠杆,那么,世界走向民主、自由和开放就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就是世界各地军事独裁政权皇冠纷纷落地的历史根源。像阿富汗、伊拉克这种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战争,只是专制与恐怖主义结合的最后堡垒走向覆灭中的历史插曲,再也不可能激起像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历史动荡。

 所以未来十年,人类历史将进入的,不是什么“中国世纪”,不是“中国将成为全球发展火车头”的时代。我们进入的,是自由与平等,自由人的智能和创造力成为全球发展火车头的新时代。我们进入的,是现代科学发展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说中的乌托邦成为现实的新时代。

 季辛吉──布里辛斯基──柯林顿式的实力平衡战略,是建筑在大国集团贪欲和权势欲平衡基础上的旧时代战略,早已不适合新生产力时代的历史要求了。季辛吉主张美国扮演十九世纪英国的角色,“在欧洲加强北约,阻止俄国再起;在亚洲扶植中国,稳定亚太均势。”结果却使俄国向中国靠拢,让中国称霸亚洲,破坏亚太均势。假如柯林顿──季辛吉战略延续下去,全球自由力量将被迫跟着美国在共产中国军事霸权面前退缩,而台湾将长期处于中国军事吞并威胁之下。

 今年(2002)9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这个新战略的核心,就是以自由的联合终结专制与恐怖主义的结合,称作“a balance of power that favors freedom”,比季辛吉──柯林顿的“balance of power”加了两个词:“favors freedom”,意义就迥然不同。莱斯十月一日在纽约演说专门论述这新战略。她指出:“一切自由国家都应肩负起维护有益于自由的实力平衡,我们中间无人期待一个拒绝我们的共同价值的军事霸权崛起。”像柯林顿那样跑到中国去同“北京屠夫”在天安门下并肩检阅屠杀无辜学生和平民的共产党军队,跑到纽西兰去同江泽民联手开记者会打压自由国家台湾的可耻演出将不可能重演。

 在变化了的世界和美国,民主党代表自由主义、共和党代表保守主义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已不适用。共和党的布什,在维护自由国家的自由权利方面,比民主党的卡特、柯林顿更言行一致。布什和他的政党在美国获得的声望和支持不是历史的偶然,他的确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把握住世界历史的方向。

 台湾那些反对自由与平等的政客、立法委员、媒体人、假学者,攻击台湾,抹黑台湾,攻击美国,抹黑布什,歌颂江泽民,欢呼宾拉登,摧毁民众对自由国家的认同与信心,有个“名女人”还把宾拉登的白胡子挂在自己的下巴上疯狂作秀。这些人颠倒历史方向,妄图开历史倒车。他们喜欢说时间在中国一边,不在台湾一边。

 中国代表不自由,代表不平等,代表不民主,“三个代表”,代表历史错误一边。台湾代表自由,代表平等,代表民主,也是“三个代表”,代表历史正确一边,虽然还需继续努力。时间究竟会在谁一边?台湾与中国的未来,取决于谁能够把握住自由与平等这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方向未定的胡锦涛中国

 中国的未来十年,是胡锦涛时代。十六大不但是世代交替,而且是时代交替。江泽民时代已经过去。这不取决于江泽民的个人意志,也不取决于中国一国。江泽民代表的,是那个贪欲与权势欲成为历史发展杠杆的旧时代。

 所谓中国发展的奇迹,是以共产党专制制度下国家垄断的不自由劳工(包括大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廉价农村工──在中国叫“农民工”,即做工人的工作,不得改变“农民”的身分,工资比工人更低,工时比工人更长,被剥夺工人的一切权利)和国家垄断的土地、资源,“磁吸”国外资金、技术、行销通路,形成“世界制造工厂”,向全球输出其大量廉价产品,同时向全球输出跨国企业超额利润、制造业工人普遍失业、贫富差距扩大和通路紧缩。也就是以全球跨国企业和中国共产党政府特权贵族攫取大量财富的自由,制造中国劳工和世界失业劳工生活贫困化的平等!

 所谓“中国竞争力”,就是以蒸汽机时代英国企业剥夺本国劳工和殖民地劳工的残忍手段,制造数字时代的世界商品。如果说“中国是世界的火车头”,那就是把“世界工厂”从二十一世纪开向十九世纪的历史倒车的“火车头”!

 江泽民开历史倒车的成功,有其国际因素。他获得了柯林顿和叶尔钦两位“战略伙伴”的携手合作。柯林顿为满足跨国大企业梦想攻占“中国巨大市场”之贪欲,同中国结成“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不但让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充斥美国市场,致使本国制造业衰退、制造业工人失业;而且促使中国军事霸权迅速崛起威胁亚太邻国。叶尔钦则源源不断以军事装备、军事技术、军事科技人才供应中国,换取俄罗斯短缺的硬通货和中国廉价消费品。这位大伙伴使江泽民左右逢源,自我膨胀到以为中美两霸联手,即可主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新秩序”。

 支持中国军事霸权扩张的另一个小伙伴,就是中国国民党和台湾民进党内鼓吹“西进”战略,掀起台湾企业“水往低处流”、“重心转移中国”狂风恶浪的新、老“半山”。

 中共十六大是江泽民时代的终结。首先是世界变了。江泽民的两个“战略伙伴”叶尔钦和柯林顿已先后退出舞台。那个曾经统治旧时代的季辛吉──布里辛斯基──柯林顿全球战略已退出历史。布什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如此概括今天的中国:“中国领导人尚未对自己国家的性质作出根本性的选择,美国期待同变化中的中国保持一种建设性的关系,而其决定性的关键是中国的民主发展。假如中国选择扩张军事力量威胁其亚太邻国,将是一条阻碍其自身成为伟大国家的绝路。”

 这就是说:中国正走在方向炊ǖ氖(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阮铭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