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传政策悄然在变
中国官方媒体的宣传政策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无论早前的中国富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被杀,还是近日的河南焦作一煤矿瓦斯爆炸,以及周五的川航劫机未遂案,北京官方通讯社及部分主要媒体等,都及时作了报道。内地的各大网站更是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就连较有争议的外国话剧《动物农庄》,也正在北京上演。据外电报道,若在以前,这是不可能。中国的主要官方媒体向来对这些灾难性的突发事件,报道极为谨慎,不是不作报道,就是一级级地请示后延迟发布或淡化消息。对文艺作品的审查更是严之又严。
外电称,这种变化来自北京新领导人对宣传政策的转变,北京的传播政策正在越来越“贴近群众”。负责宣传工作的新任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日前指出,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衡量精神文化产品,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喜欢不喜欢。”
有媒体称,李长春在香港旁边的广东生活过好几年,受其媒体影响,宣传思想也许更开放。
《世界日报》专栏文章谈到此现像时说,北京早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有一天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发现半个小时的节目中有26分钟播的是领导人的活动。胡锦涛不满地说,这怎么能体现出执政为民呢?后来他还要求李长春找有关的人去谈谈。
外电指出,尽管如此,中国内地的各大主要报章媒体在报道方向上仍受到诸多制约,内地的报业巨子们也深知这一点,因而早在几年前中国内地就出现了“大报办小报,小报养大报”的浪潮,并出现了不少软性报纸,也出现了像《南方周末》、《环球时报》及
《21世纪经济报导》等比较开放和大胆的报纸,这些报纸的言论空间相对来说大了好多。
对此有评论员指出,这是个好现像,中国新闻界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应该做这些事情了,其实中国新闻界也正在做这些事情。不过并不是像中国经济改革那样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沿着市场化的道路走,不断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市场运作规律作调整。这种
调整是反应性的,而不是前瞻性的或者有预先计划的。
对于中国内地媒体的言论空间,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话语空间有两方面,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间的。民间话语空间的很多言论非常自由,而官方话语空间的言论很刻板僵化。比如说新闻记者,同家人和朋友讲的是一套,而写出来的又是一套!?
在文艺宣传方面,外电还指出,在中共十六大以来的北京戏剧舞台上,既有传统歌剧《江姐》和现代评剧《西柏坡》,具有主旋律的作品,也有根据西方“反共”作品改编的话剧《动物农庄》。
外电说,奥威尔的原作是影射和讽刺苏联十月革命和共产党的。十六大刚结束,这个话剧就在北京上演了,而且老早就通过了官方的审查。
这究竟是文艺领域大力开放的迹像呢,还是有别的原因使这个话剧“蒙混过关”了呢?中国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对海外媒体称,他也说不太清楚。不过他说,若按过的宣传政策,这个话剧是不可能上演的。
香港商报
- 关键字搜索: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