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的构造”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日本人的互相依赖,互相期望得到对方的关心爱护情感,因为希望得到对方的“甘”甜,也就是甜蜜的人情感受爱护,对待对方的一切非常仔细小心,理解对方也有同样想得到己方的“甘”甜的要求,尽最大努力满足对方的“甘”甜要求,这种互相期望理解认真重视提供人的“甘”甜情感的过程和习惯,被土居先生称为“甘的构造”。
“甘的构造”反映了日本人无限狭小生存环境的无奈,是对日本人野蛮暴力生存竞争的一种必须的约束,如果单单有竞争生存能力,让野蛮暴力无限制地发挥,日本蛋丸大的小岛无法安宁,日本不可能生存发展进步,“甘的构造”成功的限制了日本人的野性。
“甘的构造”要求日本无限地“甘”甜别人,也赋予日本人要求期望得到别人“甘”甜的权利,也就是互敬互爱,但比互敬互爱要来得更加讲究,强调一种自我的强烈心态,一面是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全部“甘”甜奉献给他人,另一面热烈要求期待别人的全部“甘”甜,那种意境,只有日本人才可以体会,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很多离奇古怪行为不理解,关键是对日本的“甘的构造”情结没有理解。
日本的“甘的构造”与中国的伦理道德有类似的地方,尽管伦理道德是不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问题回有许多争论,但伦理道德也的确可以限制约束中国人的暴力野蛮的行为,可能约束得太厉害,就像日本的“甘的构造”一样,是束缚人性本能的工具,没有“甘的构造”,就没有日本的今天,没有伦理道德,也就没有中国的现在。
日本还有大和魂的说法,大意是如何与恶劣海岛的大自然环境相处的人生世界观,与中国的道家哲学有点类似,日本还有神道,主要谈与日本天皇有关的东西,与大和魂的概念相辅相成,大和魂和神道均不能完全代表日本民族精神,但二者对“甘的构造”有深刻的影响。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班乃得(BENEDICT)有名的“菊与剑”一书,是对日本人民族性的很好描述,但“菊与剑”没有特别突出日本人互相依赖的精神,土居先生的“甘的构造”更能反映日本人的心态。
一个民族的族魂,或称民族精神,或叫民族心态,主要有该民族的地理生存环境所决定,历史文化背景也很重要,尽管也会受外国文化文明的影响,其过程非常缓慢,某些根深蒂固的民族心态,极其难以改变,日本人的“甘的构造”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为中国族魂的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洗礼,特别是近代中国的悲惨境遇,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后的沉沦,表面上伦理道德丧失,但伦理道德的根本依然完好无损,依然是中国社会的基石,这是顺带的议论。
笔者乃精神心理医生,专长华人文化心理,对日本的文化心理也有兴趣,加上有与日本人交往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经验,写此短文,参加海内外华人热烈争论的日本话题,以表不愿落后的心意。
胡祈 美国纽约 二零零三年八月五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胡祈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