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新闻周刊:窥视中国博客的网上私生活

 2003-11-18 17:3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2003年10月13日,北京专栏作家王小山在朋友的婚礼上换穿了两件衣服,一件燕尾服、一件长袍马褂。深夜,他习惯性打开自己的Blog(博客),把这热闹又琐碎的一天经历写下来。


  我知道今年这一天你做了什么


  别人的10月13日是什么样子?接着他顺着链接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知道有个叫“月舞”的女孩那天在单位里说了段精彩的单口相声,带眼镜的留学生KITTY为了美国缩减签证数目担心,“丹珠”上网订了件晚礼服,有人捡到一只弃猫,有人在上海复兴路逛过家居店顺便吃了石锅牛腩……这些人和王小山素昧平生,然而,通过博客,每个人的10月13日昭然纸上。


  王小山说,博客族敞亮自己的窗户,因此也看到都市里万家灯火。


  算起来,王小山是个彻头彻尾的“博客元老”。2002年8月底的一天,他接了朋友方兴东一个电话。在电话里,方兴东“激情昂扬又没头没脑”地跟他大谈BLog,并告之已经在博客中国网帮他注册了一个用户名。


  王小山当时并不知道,距方兴东把BLog引入中国、并且正式翻译成“博客”不过几天时间,他已“莫名其妙”地成为中国第一批“博客族”。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上海一个网名叫“丹珠”的IT高手看到了网上关于“博客”的介绍,出于女孩对写日记的“天然癖好”,她很快也注册了自己的“博客”。


  2002年底,王小山写了两个多月的“博客”后就有点意兴阑珊,开始拿些“发表过的文章贴了凑数”。“丹珠”在她的“博客”里做关于热播电视剧的资料汇总和介绍,到2003年3月,也放弃了“博客”身份。


  事实证明,目的性过强的“博客”在中国网人中并不受欢迎。人们认为它“太严肃”。


  所幸,作为网络新兴产物,“博客”很快自发扭转了自己的轨迹。2003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等大城市里一大批广告、媒体、IT人士涌入“博客族”中。他们以“博客”为载体,大谈自己的个人生活:从床第之私到柴米油盐,从文学电影到咖啡音乐……“博客”蜕变成时尚网络日志代名词。


  他们年龄多在15岁~35岁之间,热衷于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将自己的生活事无巨细地写入“博客”中,并阅读众多陌生人的“博客”日志。


  在都市里,我们自闭并自我暴露


  在如今数以十万计的“博客”里,当初创造者设想讯息含量极高的“博客”已经是极少数了。相反,坦露日常私生活的内容点击率攀升。“今天买了件花纹内衣”和“在某酒吧里幻想一夜情”这样类似无所事事呓语的网络日志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更多“博客族”的“窥视欲”和“亲身表达欲”。


  在这样的风潮下,王小山和“丹珠”都不约而同注册了各自的第二个“博客”。但这时,他们的心态都很复杂。王小山一再声明:“就是朋友扎堆一起玩。我不把别人的‘博客’当真,谁也别把我的‘博客’太当真。”“丹珠”则说,“这是写给别人看的,我就是愿意让人偷窥。”否则,就无法继续。


  “博客族”中间曾经流传着一个署名为“蜂窝煤”的上海广告人的一篇“博客”日志。在这篇名为《四个心房》的短文中,“蜂窝煤”认为每个人都像拥有四个房间的屋子。第一个房间是自己和外人都可以看得到;第二个房间是属于自己的密室;第三个房间是别人看得到自己却无从知晓的;第四个房间则神秘莫测,属于自己的无意识和潜意识。“蜂窝煤”说,对“博客族”而言,和别人分享的第一个房间越大,就越可能顺畅愉快。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博客”透露私秘引发家庭不睦、同事不协的事情屡屡发生。病态般记录自己生活“原生态”的“博客族”往往隐藏自己真实身份,公然呼朋引伴的“博客族”多半摆出一厢情愿的面孔,或者干脆草草几笔,不愿多谈。一个详细描述自己“婚外情”的少妇说,她最害怕自己的丈夫、情人看到自己的“博客”。


  10月13日,王小山将自己穿着两套新衣服的照片拍摄上传到“博客”日志里时,他拿相机遮住了脸。


  也许,这一举动恰恰暗示了所有“博客族”的心态,在这一场类似狂欢的公开“秀”中,早暗藏着他们的底线。在他们的日志里,阅读者自以为得知了一切,然而,套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想告诉你那么多。”


  美国《新闻周刊》曾做过估算,“世界自觉实践Blog的数量,已经达到一百万之众”,“每四十秒,都会有一个Blogger加盟进来”。西方主流媒体甚至构筑了一个“博客”日访问量的图表:拥有几个--十几个访问者的“博客”将成为“博客族”和亲友交流的工具;拥有几百--几千访问者的“博客”实际上是一份媒体,需要“博客族”们有类似主编的内涵和眼光;拥有上万访问者的“博客”就有商业价值了,可以运作一个小小的公司。


  不过,中国的“博客族”们目前还在为每天暴露自己多少隐私而举棋不定。他们更愿意把“博客”当作E-mail、BBS、ICQ,MSN之后的又一个网络联络工具,又一场时兴的聚众游戏。-


  Blog与中国博客


  “Blog”即“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是网络出版、发表和张贴网络文章等网络活动的专用名词。最开始,Blog只是一些程序员在网上张贴自己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内容。


  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人麦特·德拉吉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付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美)杂志抽掉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没有人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源,但他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专题,图库)和莱温斯基绯闻的人。


  2001年的9·11事件,是Blog发展的分水岭。全球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一时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站点,发布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远远快过和胜过专业记者的作品。一时间Blog风靡整个世界。


  2002年下半年,Blog正式入侵中国,它的中文名字叫博客。


  在博客中国之前,网虫如果要发言,那么他会在某个BBS上,以发帖和灌水的方式参与。BBS的即时互动,曾一直被认为是互联网最酷的特性之一,但是Blog对它进行了迅速的颠覆。


  据博客中国的数据表明,截至2003年8月14日,博客中国的注册Blog有2,4431个,发表日志总数达14,1142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