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重庆市有着一支独特的服务业大军,即所谓的"棒棒军",这些人都是到重庆来打零工的乡镇农工。
重庆"三绝"
中国人说,重庆市有"三绝":"一绝"是当地的重庆火锅;"二绝"就是当地的重庆美女;这"第三绝"就是当地随处可见的"棒棒大军"。
这些"棒棒军"大多是来自重庆附近乡下的贫穷人家,男男女女都有,都是到重庆"讨生活"的农村季节工中的一员。他们在"山城重庆"爬坡上坎,走街串巷,肩挑手扛,将小到砖头,大到冰箱的物品运至市内各地。
据报道,这些棒棒军大概在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在重庆市内。当时,中国的改革使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获得了自由。
目前,在重庆市的旧城和贫困区域,这支"棒棒军"的总数大约有10万多人。
重庆"棒棒军"
对重庆来说,这些"棒棒军"是独特的,因为重庆是个山城大都市;那里的人们也不骑自行车,因为在山城骑车大概比参加"环法自行车赛"还难。
但是,直辖市的重庆每天都在快速增长,在重庆的各个市场,人们都可以见到这支"棒棒军",不管是在公共汽车站、长江码头、商店门外,还是在超市门外。
这些"棒棒军"为客人搬运一台洗衣机的价格是每英里50美分。
在这样一个拥有大量吃苦耐劳、廉价劳动力的都市,有的"棒棒军"就靠着帮人搬运行李而赚了"大钱"。
以前是农民的"棒棒军"刘晓晓已挂起了他用来挑东西的竹扁担,开始管理自己成立的"棒棒军"公司。为了赢得人们的尊敬,他把公司按照军队的形式进行管理,并取名"重庆棒棒军公司"。而刘晓晓当然就被称作"总司令"了。
地位低微
“棒棒军”中也有农村来的妇女
他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棒棒'。我了解他们的生活。"他表示,"他们都是些社会地位低下、容易受到大城市欺负的一群人。"
刘晓晓说,"为一家公司工作的话,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也会受到保护。"
来自四川省的刘晓晓在11年准备延长江到上海打工,但他在重庆就停了下来,因为他用完了盘缠。最开始,他以卖菜为生,但有人指他欺诈,他受到殴打,货也被砸了。
所以,当时他"讨生活"的唯一方式就剩下在街头为人搬运东西,并以此为生。
目前,刘晓晓雇有30名"棒棒军"伙计,为人搬运杂物,或做清洁工作。
这些人每周可挣到20美元左右,而"重庆棒棒军公司"的营业额则可达到1千美元左右。
激烈竞争
在"棒棒军"工作的山城的街头巷尾,伙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热闹的百货公司门前,因为总有人大包小包的购物消费,然后将这些东西拿回在山城各地高耸的公寓楼的家中。
当然,这些工作大多是由"棒棒军"来做的。为生计而产生的竞争非常激烈。新来的"棒棒军"常常会受到老伙计的欺负,而刘晓晓表示,打斗通常是解决争端的一种办法。
刘晓晓说,"一伙'棒棒军'人多势众的话,他们找到工作的机会就多些,也不受其他'棒棒军'势力的欺负。"
然后,这对那些想在"棒棒大军"中分一碗羹喝的妇女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妇女"棒棒军"
韩谨在12年前离开她生活的村子,17岁就开始在大城市闯天下。她曾干过饭店服务员、为人照看小孩,也做过为人洗衣等钟点零时工。
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她成立了一家"女子家务服务公司",为那些没有技能的女工寻找工作。四年下来,她的公司已登记有500多名妇女,主要从事清洁等工作。
在被问到公司的营业额时,她有些欲言又止,但表示每月有两万元人民币。
她认为,尽管重庆发展很快,但山城对非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仍会增长,因为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希望有人伺候。
她说,"这种现象会继续,因为重庆是个非常特殊的城市。"
她表示,"城里人有时无法拿重的东西。如果没有'棒棒军',他们就会感到不方便。"
由于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非常多,约有20多个由农民组织的"棒棒军"公司已在重庆开张。
BBC
- 关键字搜索:
- 在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