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资的比较上,布雷沙说,从1970年到1980年,日本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了百分之七十,加上日圆升值,使得日本的工资水平从美国的三分之一追赶到和美国持平。但是,尽管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996到2002年大陆工资水平提升了一倍,但是2002年大陆工资水平仍不到美国、日本的4%。
在技术水准的比较上,除了要求外商转移技术之外,中国部分落后工业还可以拷贝西方以及日本的技术。布雷沙说,如果二十年前日本是靠的录像机风光赚钱,中国则从新一代的DVD打开市场。
在和美国贸易的顺差上比较,中国过去十年间对美顺差暴涨五倍(2003年达1千2百40亿美元),但即使在日本经济发展最让美国感到焦躁的十年间,日对美贸易顺差也只增加三倍(2003年是6百60亿美元),在过去十年还呈下滑趋势。
布雷沙说,在80年代后期日本建造巨大的大阪机场时,完全都用日本公司,排除外国公司,由此引发与美国7年的贸易战。中国现在也在建造庞大的广州机场,但不同的是中国走了国际化的道路,让美国,德国,丹麦,荷兰和新加坡的公司参与建设。由于中国的开放,加上中国潜在的市场,使得外商抵挡不住引诱而蜂拥来到中国,然而在规模上,大陆经济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布雷沙说,就是因为同样的开放,加上中国13亿的人口和它的军事实力,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总裁,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认为,中国在长远经济上对美国的挑战,比日本在80年代对美国的挑战还要强烈得多。日本在过去十年对它国经济的威胁,现在因停滞的经济和疲乏的政治而变得麻木轻微,但是中国对其它国家的经济却正在产生迅速而显著的影响。
布雷沙说,迅速膨胀的中国经济当然引起美国关注,华盛顿当局则选择小心翼翼的对待与大陆的贸易问题,由于北韩、伊拉克、阿富汗和各种各样的反恐问题,即使美国呼吁人民币升值,却不能如同1986年促使日圆升值般的强硬。那一次日圆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竞争力元气大伤。
乐观中国经济发展势态的分析家认为,从短期来看,大陆经济在最近几年内可能不会严重泡沫化。日本前财政部副部长Eisuke Sakakibara也说,“当中国过了高发展期,经济泡沫就会破裂,但可能是20年后的事。现在的中国就象60年代的日本。”
但是有许多分析家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架构表示出巨大的警觉,认为一旦出现类似东南亚金融风暴那样的情况,大陆经济可能会走向崩溃的边缘。联邦快递负责亚太运作的总裁堪宁翰(David Cunningham)说,“如果全球贸易投资人员负荷过重而几近焦灼状态或者他们原先的幻想破灭(burned or disillusioned),它们就会将在中国的投资转向它处,而这在今天只是弹指一挥间就能做到的事,那(对中国经济)可是灾难性的。”
这种情形并不是不可能。布雷沙说,中国从计划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使得它尤其容易变得大起大落(booms and busts),而中国官员已经开始担心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泡沫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党专制系统正在挣扎着适应因快速经济发展而浮现的社会紧张关系。
中国当政者可能也意识到这一隐患,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共要求外商必须建造工厂、技术移转、采纳大陆技术标准等,想让外资进入中国土壤后能长出根来,不容易随时再被带走。
布雷沙说,围绕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它在遇到到紧急挫折时会受到多大的伤害,这些紧急挫折包括银行系统失控,盘旋持续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暂时的经济崩溃。中央银行在谈到中国经济部份领域的超容量发展和过度投资现象时警告说,“我们真的无法对通货膨胀的形势感到乐观。”香港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的分析家卡普尔(Ajay Kapur)警告说,中国经济一旦出现裂痕,就会对那些把自身经济与中国经济绑在一起的东亚国家的政府产生强烈震动。
布雷沙最后说,对于一个看起来好象会永远繁荣(但却在凋落)的经济来说,有一个比喻很恰当。中国官员只须看看大阪及其庞大的机场:建造这个机场的人工岛正在慢慢沉入太平洋。
- 关键字搜索:
- 中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