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抗命
谢尔盖·贡恰罗夫早在1974年“阿尔法”小组受命组建时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之一,后来一度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却仍然是俄罗斯国家杜马的议员和联邦安全局的预备役上校。
贡恰罗夫表示,“阿尔法”小组自组建以来从未在任何一次战斗行动中失手,不过上个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俄罗斯局势的混乱对这支纪律严明的部队也造成了影响,他们至少两次拒绝服从最高层下达的命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贡恰罗夫说,一次是在1991年的8月20日,发动8·19事件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犹豫了一天后才下令“阿尔法”小组进攻议会大厦逮捕叶利钦,但该部队认为强攻会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因而最终拒绝服从命令。第二天8·19事件宣告失败,苏联也很快解体。
这次事件加深了“阿尔法”小组与叶利钦之间的关系,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随即签署命令,让该部队担负起了保卫总统的使命。不过,他们的“蜜月”期似乎并不长。
1993 年10月,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反对派也聚集到了议会大厦,企图与总统叶利钦分庭抗争。这次下达进攻议会命令的是当年“阿尔法”小组的目标叶利钦,但和两年前一样,他们仍未发动强攻,而是与议会的保卫者们展开了艰苦谈判,最终促使几百名议员和民众主动撤离,避免进一步的流血冲突。
贡恰罗夫认为,“阿尔法”小组保卫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总统,而是合法的俄罗斯总统。当时叶利钦是总统,因此保护对象就是叶利钦。不过,这支久经沙场的特种部队似乎并不喜欢他们的新工作。
***特种兵不是“门房”
贡恰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有些人来说保卫总统也许是个不错的工作,但在“阿尔法”小组看来,当警卫和当特种兵总是有着不小的区别。他们一再向叶利钦解释说,自己的工作不是给他拿包拎伞,或者是在叶利钦的夫人从商店购物后帮她把买来的衣服拿到车上,因为这些是门房干的活。
叶利钦理解了“阿尔法”小组的心思,打算派他们重返特种战场,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第一次任务就是1993年的进攻议会大厦。
***“阿尔法”与商业
10 多年来俄罗斯的经济一直没有彻底好转,困境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阿尔法”小组。战士们出生人死,但退役后生活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不少人离开部队后纷纷加入了私人的保安公司,这类公司仅在首都莫斯科就有30多家这。由于身手非凡,不少退伍战士还当上了保安公司的负责人。
同时,曾经在“阿尔法”小组服役的老战士也开始联合起来,他们创建了“阿尔法退伍战士协会”,并于1993年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创办了几家保安公司。由于沾了“阿尔法”的光,他们的收费标准比一般保安公司高,利润也大。
贡恰罗夫对《真理报》坦言,创业的初期非常艰辛,“阿尔法”的战士虽然个个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但他们毕竟不像外交部、外贸部或其他政府部门下海的官员那样有关系有经验,一切都要从头来。
***“阿尔法”与犯罪
当初组建“阿尔法”小组的目的就是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然而这支部队的战士退役从商后却出现了不少与犯罪集团相互勾结的传闻。贡恰罗夫在被记者问及他们的保安公司是否与犯罪组织有关系时并不讳言地表示:“就像整个俄罗斯社会一样,既不比别人多,但也不比别人少。”
贡恰罗夫说,俄罗斯的经济都与犯罪有着联系,他们在这种条件下也不可能完全清白。但他强调,“阿尔法”退伍战士的行为不会越过政治家、政府官员和执法机构划定的底线。
***暗杀行为的合法性
当记者问到贡恰罗夫他是否认为俄罗斯特工在卡塔尔暗杀车臣恐怖分子头目扬达尔比耶夫合法时,他回答说,所有国家的特种机关都肩负着与国家敌人作斗争的使命,而他们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就是:无论恐怖分子在哪里,都要将他们消灭。不过,贡恰罗夫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究竟是谁暗杀了扬达尔比耶夫。
贡恰罗夫表示,他无法相信是俄罗斯的特种部队干的,因为干得实在是太糟糕了。他说,如果是俄罗斯的小伙子干的,警察根本无法发现蛛丝马迹。贡恰罗夫认为是美国的情报机构利用完了扬达尔比耶夫,所以要将他灭口,顺便再嫁祸于俄罗斯。
此外,贡恰罗夫还在访谈中谴责了美国的反恐双重标准,他认为美国只想利用其他国家来追求自己的利益,对俄罗斯也不例外。(子夜)
***俄罗斯(前苏联)“阿尔法”小组简介
1973年,一架雅克-40型客机在莫斯科弗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沦为人质。虽然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和内务部队的联合努力下人质获得了解救,但这一事件在苏联国内造成了震荡,也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签署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小分队,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这支反恐怖突击队最初被定名为A(Alpha)小组,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阿尔法”小组。
“阿尔法”小组对入选的成员可谓“万里挑一”。阿尔法小组的首批成员不超过30人,他们全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部都是在通过了严格的考试后才得以加入这支最精锐的特种突击队。
“阿尔法”小组在挑选成员时条件近乎苛刻,他们必须符合空降兵的身体条件,年龄大多限制在25至27岁之间,并且身强力壮。最主要的是,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几乎全部受过高等教育。多数来自梁赞空降兵高等指挥学院、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以及边防部队所属的两所军事学院。
“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必须是知识型的人才,能够在严峻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分析情况,提出自己的预测,作出恰如其份的决策。因此,在挑选成员时,阿尔法小组要对申请者的个性、测试和面谈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正确地评估申请者的智力水平。
性格怪僻的申请者根本无望人选阿尔法小组,由于反恐怖特种作战行动所处的独特环境,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彼此之间都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同事。这不仅关系着他自己的个人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到整个特种作战任务能否完成。
尽管选择的过程非常艰难,但“阿尔法”小组战士们的战斗生涯并不长久。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反恐怖行家经常牺牲在执行任务的岗位上。恰恰相反,作为训练有素的专家,“阿尔法”只牺牲了极少数的成员。由于人的机体无法承受长期从事这种紧张工作所带来的沉重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阿尔法小组的战士到35岁时便成了疲惫的老兵,不得不提前从这份艰巨的工作中退役。
当前,“阿尔法小组”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击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他们和另一支特种反恐怖部队“信号旗”一道,担负着保卫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的重任。
“阿尔法”的战绩: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爆炸装置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采取果断行动,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当夜,“阿尔法”小组参加了强攻阿明宫殿的激烈战斗。在兄弟特种部队的配合下,“阿尔法”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戒备森严的阿富汗总理府,但也首次付出了牺牲9名队员的惨重代价。
1981年,在萨拉普尔市,阿尔法小组制服了2名携带冲锋枪将25名中学生扣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在整个战斗中,没有人质受到伤害。
1983年,在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图-154客机上的57名乘客,“阿尔法”小组再度出击,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解救了全部人质。
1986年,在乌法市,“阿尔法”小组又采取了一次类似的战斗行动,使2名恐怖分子中1死1伤,所有人质安然无恙。
1988年,几名武装歹徒在苏联南部地区劫持了一辆大轿车,将车上的31名小学生和1位女教师扣为人质。“阿尔法”小组与匪徒们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谈判,最终使匪徒们自动放下武器,释放了全部人质。
中国日报
- 关键字搜索:
- 揭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