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元康三年(前六三年),太子太傅疏广对他的儿子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疏受当时任太子少傅,父子皆为亲近大臣,位高权重。但是他们商量商量就上书皇帝求退休养病。皇帝赏赐了许多黄金,送归乡里养老。
疏广父子归乡后,叫家人卖掉黄金,每天置办酒宴,请族人、故旧相与娱乐。有人劝疏广拿黄金为子孙置些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胡涂了不念及子孙吗?我家原有些旧田产,子孙勤劳耕耘,足以养家,跟普通人一样生活。现在再增添田产就是多余的了,只会使子孙变懈怠懒惰而已。”接着说道:“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况且富人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不想增加子孙的罪过又让他们招怨。我与大家一起快快乐乐地过晚年,不也很好吗?”一席话说得人人心悦诚服。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这是疏广二千年前的认识,也许不符合今天某些时髦的观点了;但是,看看社会上诸多因暴发而引起的丑恶现象,恐怕还是符合事实的。所谓贤,就是有德有才,能做事。所谓志,就是品德志向。许多贪官之所以成为高级干部,起初德行并不坏,也办过不少好事,甚至颇有政绩。但地位一高,条件一好,也就是“多财”了,“志”就受损了,腐化也就开始,腐败也就到来了。有些人辛辛苦苦挣来了一笔财富,但由于欠缺修养,结果因财富导致出种种悲剧性后果,这些都说明疏广的话并没完全过时。
譬如对子女的教育。许多人都想为子女积累财富,供他们留学、出国、做生意作本钱,听起来颇近人情。对于后代子孙,财多是好事是坏事,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一般来讲,优越的经济条件比贫穷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但是,金钱本身具有腐蚀性,尤其对青年人的志向情趣影响甚巨。优越的生活也有损志益过、制约成长的负面效应。适当艰苦一些的日子有利于青年人认识社会体验人生,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义之财只能使子孙在人民血汗中得到心灵扭曲的恶果。
说穿了,如何对待财富是一个关乎价值观的问题。疏广父子的价值观不在财富而在保持精神品格的高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惟如此,才能近则免祸,远则惠及子孙。今天,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大关,普通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财富的增值也将成为许多国民的正常现象,那么,如何对待财富,如何让财富与德行相得益彰,为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和涵养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又想起一则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并讲来让大家听听,恐不为多余。诸葛亮出征前上表后主,说自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不须另置产业。死的时候,不使自己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及卒,如其所言。
论官位,论智慧,试问今人,谁比得上孔明呢?
香港大公报
- 关键字搜索:
- 他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