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焦国标日前顺利获北京当局放行来美,这是他有生以来首次出国,而他一再公开发表“出格”言论,宣布“将从我做起,打破中国媒体不敢言的无形隔膜”,并声称这次美国之行,就是要见“敏感”的媒体和“敏感”的人士。有舆论担心当局趁此机会将他逐出国门。11月10日晚上,焦国标应邀在华府美利坚大学演讲时,一些华人听众表示担心他的安危,情绪激动地央求他不要再回大陆,以免“秋后算账”。
焦国标11月11日在接受世界周刊专访时乐观地表示,时代不同了,北京当局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回家”。因为中国的国土是几千年炎黄子孙共同创造的,“如果有人不让我回国,老祖宗不会答应”!他预定11月底自美国西岸返回北京。
“我希望回去后可以继续在北大好好地做学问,教学生。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该做的事还会去做。我要对中华民族负责,不能堵住自己的嘴巴,变成闷葫芦。”
他在访问美国期间,接受一些在中国政府眼中视为“敏感”的媒体访问,并与“敏感”人物接触,包括被大陆视为“敌对电台”的《自由亚洲电台》和法轮功学员。焦国标不以为然地说,大家都是中国人,并不是什么“毒蛇猛兽”,即使是“毒蛇猛兽”,也可以去动物园参观,他是一个记者出身的新闻学老师,更应百无禁忌,“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焦国标说,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敌人,也没有什么敌对媒体,只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立场的媒体。他认为,不同观点不同立场的媒体是确保社会透明、公正客观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有一个声音一个信息管道或一个立场的媒体,老百姓必然偏听偏信、一知半解,得不到全面信息。
“而且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树那么多敌人,这个是敌人,那个也是敌人,这是小农乡土意识的一种东西。你要把心情放开一些,哪有那么多敌人?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敌人。而且你把别人当成敌人,但你没有权利让我把别人也当成敌人。”他不愠不火地说。
檄文震惊网里网外
今年3月之前,虽然焦国标在大陆已是一个多产杂文作家,但仍不大为外面世界所知。自从他的《讨伐中宣部》的檄文在网上发表后,震惊网里网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效应。最初经香港《亚洲周刊》和《开放》月刊报导,《亚洲周刊》在封面故事中,以《还公民知情权,教授挑战中宣部》为标题,大幅报导大陆网民正在传阅北京大学焦国标所写的1万4000字长文《讨伐中宣部》。
接着美国之音、英国广播电台(BBC)、法国国际电台、德国之声等跟进,纽约时报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主要媒体也作了报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几十家西方媒体报导《讨伐中宣部》的内容,并被翻译成22种文字,焦国标也因此名噪一时,人气急升。
“讨伐”文章之所以轰动,原因是焦国标的大胆直言。此文开宗明义指出:“当下中国为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撑起最大最有力的保护伞的是谁?是中宣部。”焦国标呼吁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都应该“鸣鼓而攻之”。他痛斥中共中央宣传部控制新闻媒体,扼杀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他说:“谁都知道中国不是新闻自由太多,而是新闻自由太少,试问是谁把本已少得可怜的新闻自由又来个偷斤短两,横挑竖扣?是中宣部。”
当前,中宣部对传媒设立的禁区包括:不许报导民工欠薪、上访、疫情,不许提反右、文革、六四和哈尔滨宝马案等“敏感”问题,粗略统计共有25个“不准报导”,焦国标忍无可忍,终于拍案而起。
他指出,中宣部动辄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由,限制采访报导,封杀新闻媒体,扼杀民众知情权,使丑恶现象未能根绝。他说中宣部的每一次“不许”,都是对最起码的文明准则的公然践踏。他罗列出中宣部的14种“大病”:包括愚昧、枉法、冷血、弱智、权钱交易、为无数的罪恶捂盖子、蹂躏传媒人的是非感与正义感等。
焦国标还在文中提出拯救中宣部的上下二策和四个办法。上策是撤销中宣部,下策是改造中宣部。他说当今强调政府信息透明化,中宣部却常常下达几十个“不准报导”。既然别的部和部长都可以成为媒体“挑剔”的对象,接受舆论监督,那么谁来监督中宣部。中宣部是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呢?这是对六十万新闻人最起码的职业理念的践踏,也是对几百万人文知识份子最起码的人文情操的蔑视和挫伤。他同时提出,要像佛教大师那样对中宣部“当头棒喝”。
许多读了焦国标文章的人,在觉得痛快淋漓、击掌叫好之外,不禁担心焦国标会否成为另一位“抗煞英雄”蒋彦永?被软禁甚至被施行思想再教育。
“母亲是我永远的大学”
焦国标身材瘦弱,说话慢条斯理,若光看外表,很难将他与大气磅薄的《讨伐中宣部》的檄文联系在一起。他以“讨伐”一文成名后,许多人对他的家庭背景及成长道路都很好奇,焦国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63年,焦国标在河南杞县出生,他是老大,六岁多父亲去世,弟弟四岁,妹妹一岁多。母亲29岁,一个农村寡妇带着三个稚龄孩子,备尝生活的艰辛。对自幼丧父和童年坎坷这段经历,他没有抱怨,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过早失去父亲,反而切断了我的污染源,让我在一个非常单纯及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环境长大。”
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支持下,焦国标通过个人奋斗,1982年考进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再留在原校攻读硕士,1989年获古代汉语硕士学位,之后分配到洛阳石庄任教。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1996年到中国文化报当记者。至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院,缺乏师资人才,焦国标雀屏中选。“为了这一天,我花了整整20年”。
到北京工作后,事母至孝的焦国标,曾尝试将母亲从河南老家接到京城生活,但母亲不习惯,总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窝”。今年8月份,焦国标曾回河南老家探望母亲。在母亲的记忆中,儿子爱吃杨槐树花炒鸡蛋,便为他准备了好些杨槐树花让他带回北京。虽然焦国标现在已不大吃它了,但不忍拂逆母亲的心意,仍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焦国标与母亲都不习惯说“我爱你”之类的言语,母子情深尽在不言中。他动情地说:“我是在母亲的怀抱长大的,母亲是我永远的大学。”童年的经历,是他“永远的力量”。他的正义感来自他成长的环境,他的寡母正直勤劳,是非观念强,“有时她的看法不一定全对,但她很较真。”他继承了母亲的是非感,只要认为是对的事,就会坚持到底。
焦国标从小喜欢看人物传记,欣赏胡适的“较真”、百折不挠及鲁迅的坚持原则和是非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学习榜样。他还信仰倡导“爱与非暴力”的甘地精神,以及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恩不向权势妥协,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对焦国标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无心插柳意外成名
焦国标此行是应美国“21世纪中国基金会”邀请,出席11月5日至7日在康乃迪克州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举行的“信息时代的族群关系”研讨会。接着在美东地区巡回演讲。8日应“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驱动计划”、“耶鲁亚洲法律论坛”及“美华法律协会”的联合邀请,作了《中国媒体及出版物管制》的专题演说。然后到美利坚大学、哈佛大学等大学演讲。15日他应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国际资讯中心邀请,在法拉盛图书馆演讲。之后再到美西地区各大学演讲,预定11月29日回国。
经过《讨伐中宣部》一文的风波,焦国标总结自己未来做事的原则,一是做个“阳光中国人”,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照亮周围的人和事;二是行为主义,也就是言论自由不能停留在书面上,要付之行动。
焦国标回顾了因不满北京当局控制媒体而写作《讨伐中宣部》一文,结果“意外”成名的经过。
原来,焦国标最初并没打算在网上发表《讨伐中宣部》一文,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几个朋友传阅。他的律师朋友浦志强意识到此文的份量,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便把“讨伐”一文跟蒋彦永要求给六四正名的文章同时发到网上。经香港媒体报导,在海内外引发巨大反响。
焦国标说:“这下一发不可收,该文不是呈风行之势,而是呈爆炸之势,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开来。”先是中文网站,很快被翻译成外文,登上各大网站。美国许多大学,如哈佛大学和史丹福大学网站上都贴上了翻译成英文的《讨伐中宣部》。
他收到的第一封国内读者来信,来自江苏省一个干部,给他寄来一张明信片,称他为“中宣部的掘墓人”。
“讨伐”文章在全球造成轰动效应后,北京大学对焦国标非常头痛。主管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副校长,还有他所在的新闻学院院长都来找他谈话,希望他不要见外国记者。他一度答应不见,后来觉得不对。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宪法义务里面没有中国公民不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这一条,北京大学教职员工行为守则,也没有不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这一款。中国外交部既然允许外国媒体进驻中国,即意味着这样一个契约关系的形成:外国驻华记者可以采访中国公民,中国公民可以接受外国记者采访。
他说:“我想清楚了这样的道理,我觉得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后来我突破了这个给自己设置的樊篱。”
人最大的敌人是恐惧
7月份,日本一家出版社要出版焦国标的日文版文集,为此他写了五千字的序言,题为《后讨伐中宣部时代》,主要讲述他发表《讨伐中宣部》一文后的经历,挑战当局不让他见外国记者的禁令。
他在这篇序文中指出,新闻自由不应该停留在新闻学课堂上,言论自由不应只是外国人的福利,而是现实的、全人类的权利,他声称,“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曾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