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津“无字天书” 神秘谜团破解

 2004-12-04 00:4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有着600多年历史天津天后宫是全国最早的妈祖庙之一,有关单位今年8月进行修缮时,在26米高的金顶内,发现了一本经过层层包裹的无字书,它纸张完整、颜色鲜艳。

这本书厚度约两厘米,大小相当于现在的64开,书表皮和底都是红色,内部书页是黄色宣纸。打开后,从头到尾都没有文字。经专家考证,无字书属明清时期。这究竟是现代人所为,还是古人遗存?这本无字天书的发现给这座天后宫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据千龙网报导,这小册子为何悬挂高空,经历百年风雨还能保存完好?专家表示,金顶被悬挂于26米高空,保持了内部干燥,厚约一厘米的铜皮阻挡了阳光直射,大量棉花填充其中,又减少了内部空气流通。这就使书本长期处于缺氧、不通风的良好状态。

天津市文物局文物处的研究员表示,从小册子纸张的制造工艺和装订方式来看,它应该是明清时期的,也就是说距今大约一两百年时间,而不是600年前天后宫建造时就有的。但是根据查阅天后宫的留存档案记录,重达10公斤的铜铸金顶近些年并没有被取下的记载,而且要把它从26米高的幡杆上取下来并不容易。

天后宫建成于1326年的元代,而书中的纸张出自百年之前,这本没有字册子为什么会放在26米高的金顶上呢?就在研究人员为无字书的谜团困惑不已的同时,工作人员在另外一个金顶里面发现了一个礼品包,包里藏有一个字条。这张字条写于1896年,上面记录了这个幡杆修缮的时间和捐赠人的名字。这个礼品包给了研究人员一个启示,金顶内留存的小册子里应该也会有所提示,终于,他们发现册子的纸张竟然还有夹层,剪开后谜底终于浮出水面。

夹层里的一张红色小字条上记录了幡杆的高度、捐献人以及捐献的时间。字条上的捐献时间是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据介绍,同治五年春季,天后宫前曾遭遇火灾,大火烧毁了其中一个幡杆。秋天,一位陈兆磷先生出资捐献了幡杆,为了记录,人们把字条镶进了小册子。

20年后,人们重修幡杆,把记录这件事的字条塞进了礼品包内。其实字条内不只有这些秘密,字条中还有一句话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就是捐献大桅。桅杆是船上挂帆或者悬挂信号灯的高杆,而天后宫门前的杆子叫幡杆,幡是一种垂直悬挂的狭长旗子。

专家认为,这些文字能够说明在1866年,天后宫的附近肯定有一个路河楼,当然路河就是天津的海河。夜幕降临的时候,当海船进入海河后,金顶上的金光仍然很耀眼,从很远处就能望见幡杆所在的方向。百年之前,这两个金顶曾经为过往的船只导航。

(大纪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