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12月21号刊登题为“农民工流向城市形成中国家庭分裂”的特别报导,描述一个农民工家庭无奈辛酸的真实故事。为了支付10岁女儿的学费和家中务农老父母的生活费和医药费,患前列腺肿大的36岁的丈夫和33岁的妻子不得不外出打工。在另他们望而却步的高额医疗费用面前,丈夫只能忍受病痛,每天在建筑工地工作长达12小时。而曾经另他激动的城市生活对他来说,是和家人常年离别,和妻子分居,病情日益严重,苛刻的老板因为他病假而将他的生活费扣得所剩无几,以及象许多农民工一样,他不知道年终会不会拿到许诺的工资,或者拿到多少工资。
文章分析说,农民生活的这种状态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城乡贫富悬殊的不断加大。而农民工工资在低水平徘徊,教育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系统的坍塌等都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与此同时,政府的扶贫资金常常不能落实,扶贫项目不能兑现。
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这种现状将为中国带来的深远的社会影响。从农民角度来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就像报导中那个家庭那样:10岁的孩子给父母写信问道,我们的家到底怎么了?从长期社会效应来看,中国下一代将要在农村和城市越来越割裂的两个不同世界中成长。留守孩子,留守老人成了农村常见的现象。
香港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说,纽约时报报导的这类事情确实存在,但是海外记者对中国农民工生活的了解还是比较初步的。
何亮亮:“家庭分裂有这个情况。但是很多农民还是愿意,即使在城市过着比较质量不是高的生活,比他乡下的生活还是好,特别是我看过写农民工孩子的记录片,这些农民工的孩子,虽然他们在城市里是属于比较下等的地位,但还是比农村的生活好,这些农民的孩子他已经不愿再回到农村去了。这就是很严酷的现实。”
*何清涟:*城市边缘人的贫困生活* *
中国知名社会经济学学者何清涟女士指出,外出打工遇到的困境和带给农民工的失望没有阻挡他们背井离乡的脚步,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何清涟:“但是后来采访农民工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出去,因为如果不出去,留在家里呢,就意味着整个家庭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农村里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和土地能提供的全部收入已经无法支持一个农民工家庭的生存。所以呢,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生存优先。所有不管怎么
- 关键字搜索:
- 惨中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