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3月11日引述郭树清表示:不加区分引进外资可能后患无穷。而虚假外商投资属于投机性资本,将被调查惩处。
郭树清指出:在资本项目方面,去年出现大量海外个人到中国境内购买房地产的情形,其中一些明显超出了购房自用的范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现,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个人购房一人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明显带有投机性质。
他又认为,在贸易和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弄虚作假”情况。就是说,从表面看是贸易活动或直接投资,但实际上是用来购买人民币资产或者房地产,进行投机。甚至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假外资”。
郭树清强调,投机资本在当地炒房地产,把价格抬得很高,一时看着很繁荣,但其实对改善投资环境没有好处,因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会带动整体生活和商务成本的上升。特别是,这对当地的金融机构、企业甚至居民个人意味着很大的风险,一旦泡沫不能持续,就会造成巨大亏损。
郭树清表示, 国家汇管部门与其他有关宏观经济部门,正就资本流入中,存在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并将进行严处,将调查及惩处那些和投机性资金有关联的非法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郭树清的表态显示:假若地方有人利用房地产热潮拉抬经济数据,甚至企图利用这些不顾后果的行为做大自己的政绩,中央决不会坐视不理。
郭树清虽没有点名指出所指的“地方政府”是谁,但其对象已属呼之欲出。《北京晨报》2005年2月17日报道:美国花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内地除了上海外,还有天津、沈阳和宁波3个城市也真正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风险,但该报告也认为:泡沫短期内破裂的可能性不大。
《了望东方周刊》2月初的一期引述浦东联阳社区鼎轩房产的销售主管尹延指出,他们公司的客户比例基本上是温州人70%、境外人士20%,上海本地的仅占10%。
另外,报道引述金丰易居上房置换市场部经理郑翎昀说:“上海楼市现在都不是中产阶级在买房了,随便一套房子都要一二百万。不管是温州人还是境外的投资者,其实现在大家都在赌,就看最后一棒最终落到谁手上。”
《了望东方周刊》又引述中原地产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年底,上海二手房投资购房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
据指出,二手房市场炒作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上大量空置房的出现。据泛城租售网2004年底对上海房屋空置率的调查,包括交付使用少于一年的楼盘在内,上海房屋的空置率已经达到12。8%,其中黄浦区的空置率已经达到18。2%,已经超出了国际上10%的警戒线。
《了望东方周刊》报道又指:外地人(包括境外人士)被上海楼市的强劲走势惹红了眼,携钜款拼了命地想进城。2005年关口,温州人、台湾人,欧美人以及俄罗斯人,对上海楼市的热情开始显山露水,事实上温州人使的已是回马枪了。
中央要在此时叫停中国房地产炒作,并非无的放矢。因为,有迹象显示,一些别的城市也开始依样葫芦,学上海的模式推动经济。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中发布的一篇署名分析文章显示:就房屋销售价涨幅排名而言,全国35个城市中,去年上海与沈阳并列第一位,南京与青岛并列第三位。就土地交易价格涨幅排名而言,前三位分别是杭州、上海和南昌。就房屋租赁价格涨幅而言,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杭州、银川和重庆。
另外,新华网3月11日报道也指出,外资银行在深圳快速扩张。据报道,今年首家入驻深圳的外资金融机构--美国联合银行深圳代表处10日正式开业。截至目前,在深圳的外资银行共有38家,其中经营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深圳外资银行总资产为91。17亿美元,在内地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
巧合的是,《深圳特区报》2月7日报道,2月 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率团乘坐火车,前往上海“取经”。据《深圳特区报》,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市委副书记、上海市长韩正与黄丽满、李鸿忠、李意珍等深圳市领导会面。报道指,陈良宇特别公开表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公认的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深圳和上海分属两地,各负重任。”
上海房地产市场自1999年开始猛涨,连年房价涨幅都是双位数字。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字,2004年上海住宅商品房价格较上年上涨14.6%,至每平方米6385元(人民币,下同)的高位。上海天地行房地产营销公司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住宅商品房均价突破每平方米7472元,同比上涨23.75%。不少专家都认为,商界的数据较官方的数字更贴近现实。
对于这个情况,中国媒体和专家现正分为两大阵营。主流的阵营包括各中央和上海以外的地方媒体,他们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涉及人为操控囤积,这种情况并不健康,这种意见得到不少社科院专家和外国银行家的声援。另一方面,上海的媒体则力主该市房地产仍在“健康发展”,大力声援该市领导,而中国建设部以及一些房地产业界组织,也全力支持上海。
有一种意见认为,近期中央高层纷纷表态高调放话,显示有关利益集团背后的政治能量相当大。这场风波会否继续燃烧,甚至会否引发高层新一轮的互动,将成外界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满49岁的郭树清,是于光远和吴敬琏两位中国经济大师的高足。《阅读参考》2000年第一期指出:1978年,郭树清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跨入南开大学哲学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哲学专业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1984年,又顺利地考取社会院博士研究生,师从于光远,专门研究比较社会主义体制。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国家计委,转年8月,参加吴敬琏课题组,合作发表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1998年4月,和李剑阁一起出任“经改办”委员,这个特殊的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个委员。郭树清是十分幸运的,他先后得到了两位大师的真传。
1988 年5月,饱含郭树清等人心血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研究报告全部完成,呈报最高当局。这份完全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所谓“总体设计”,虽然头头是道,论据充分,但并没有获得迅速反应和重视。当时极“左”思想还很有市场。从上到下的观念还没像现在这样开放,他们的设计显得过于超前了。郭树清等人的研究心血,只好束之高阁,
在南开大学时,郭树清读的是哲学专业;读硕士时,主攻政治经济学;读博士时,专攻比较社会主义体制。这使得郭树清不仅常用比较缜密的态度研究经济问题,而且更喜欢站在全球的格局来分析中国。
朱镕基任副总理后,吴敬琏、郭树清等人在八十年代末完成的那份《中国经济体制中改革总体设计》的研究报告,又被朱镕基找出来了,朱镕基不但对这份研究报告很感兴趣,而且建议逐步采取这一方案。郭树清为报告呕心沥血颇多,逐渐被高层人士注重。1996年,年届四十的郭树清被提拔为国家体改委秘书长。1998 年,体改委改为“经改办”后,郭树清被任命为“经改办”两委员之一。郭树清再次向“上”走了一步。
亚洲时报
- 关键字搜索:
- 郭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