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中学会走路
17岁的李文,是沙坪坝某重点高中高三文科毕业生。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善良真诚,成绩优秀。
“卖房救子”是文文有记忆来记住的第一个故事。爸爸说,那时全家还住在攀枝花。两个月大的文文发烧引起急性肺炎,为救孩子,父母卖掉了外公外婆在攀枝花留下的房子。命保住了,一家三口却只能租房度日。
“爸爸妈妈爱我,我要好好报答他们”--这是文文小学时的一篇日记,也是她常常在心中默念的话。
6岁开始卖报纸
5岁时,文文随爸爸妈妈搬到了重庆,住在沙坪坝松林坡的耗儿洞。文文说,小时候就知道爸爸是个推销员,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出差,到各个区县去卖书,妈妈有时也要和爸爸一起走。
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对文文管教很严--6岁起,寒暑假要到巷子口去卖报纸,每天最少要卖20份;周末也很少放假,在家里温习功课,或跟妈妈一起做家务。除了过年,文文很少穿新衣裳。家用电器,以及爸爸两部、妈妈一部手机,就是家里值钱的东西。
父母曾卖电视帮同学
文文说,自己从小向家里提出的惟一一次物质要求,是为了帮助初中时得白血病的同桌,“父母说,是卖了家里那台24英寸电视,才有了捐出来的一千元钱”。
进入高三,除了妈妈经常送营养餐到学校外,文文没有什么额外的照顾,并成为班上45个同学中,5个没有手机者之一。
考起大学就给买车
高考临近,文文和父母商量,想报考本地的西南师范大学,一来离家近,二来师范类考生学费要低一些。谁料,父母齐声拒绝,说希望文文考到上海,学习经济管理。
填报志愿的头一天,父母把文文从学校喊回来,郑重地说,只要文文考上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经济系,就奖励她出国旅游,并在上海给她买辆车。
“这些奖励要用十几万啊!”文文很吃惊。爸爸说这些年推销学生学习资料,家里有积蓄,“这么多年爸爸妈妈亏待你了,就算补偿吧!”
午饭后,心存狐疑的文文回学校上课,忘记带寝室钥匙,又悄悄折转回家,爸爸妈妈的一段争吵全部收录耳底。妈妈说:“终于要熬到头了,应该告诉文文咱们瞒了她这么久。”爸爸坚决反对:“不行,我们说好了的,要等孩子进入大学再讲。”
看着推门而入的女儿,爸爸妈妈惊呆了。终于,妈妈告诉文文,这是她出生前,就和爸爸商量好的办法,让女儿在清贫艰苦的环境中生长,保持“纯洁的心灵”。
女儿感到很苦恼
日前,记者看到了文文写给国内某知名杂志的一封信,她说:当我知道自己的父母其实很有钱时,我十分苦恼,爸爸妈妈骗了我17年,恍惚中就像做了一场梦。难道这个社会教育孩子都要靠骗吗?
按照文文提供的电话,记者拨通了文文父亲的手机。电话中,这位“苦心”父亲,只说自己在攀枝花有煤矿,家里还有个书城,这么多年辗转两地,自己也觉得很辛苦,生意也多少受到些影响。可是谎言已经制造出来,就只能等到高考这件大事结束后再拆穿,让文文考上海,也是为今后从商做的铺垫。
至于女儿的苦恼,他说,一家人感情很好,文文也很懂事,相信她能体谅。结束时,他说了一句:“我的父辈,曾因金钱发生悲剧,不能在孩子身上重演。”
对此,重庆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志称,这种“藏富”行为在国外比较普遍,有些人甚至是在父母去世时,看到遗嘱才知自己家财万贯。但在崇尚亲情和“家庭式第一教育”的中国,这种做法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甚至对父母产生怀疑。
(文文系化名)
重庆晚报
- 关键字搜索:
- 为保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