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80后”多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是在上学升学“指挥棒”下长大的。这代人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比如在辛苦完成高中学业后,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大学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
而6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属于按需分配的一代,基本上“供不应求”;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尽管已经自主择业了,但由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量较少,就业形势比较好。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专家们认为,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是“80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就业压力引心理恐慌
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庞大,他们如潮水般的涌入就业市场,由2003年的212万人,2004年增加到280万人,今年的毕业生更达到340万人。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根据一项针对就业引发心理压力的调查发现,在1431位参与调查者中有92.94%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而77.5%的学生回答在找工作期间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恐慌呈蔓延趋势
目前就读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马小伟回想起大四毕业的那段日子,丝毫没有出身名校的优越。那时的马小伟为前途忧心忡忡,一是害怕考不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害怕考研而耽搁了找工作。
马小伟虽然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但他的压力和焦虑并没有减轻。他说,我对未来,尤其是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感到迷惑和恐慌。
马小伟的忧虑情结,在中国大陆的高校普遍存在。根据调查发现,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地方院校的大学生;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优秀分子;无论是否已找到工作,毕业的时候大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甚至有蔓延到大一甚至是高中阶段的趋势。
求职招聘 怪现出笼
而同时,五花八门、前所未有的就业手段出现在了“80后”大学生中。求职招聘中的奇怪现象也纷纷被披露:某女大学生在多次求职不成的情况下以媚人的低胸照吸引企业的注意力,某地人才市场上出现企业要求女毕业生应聘必须搭配一名优秀男生的“拉郎配”,大学冷门院系热衷于“讨好”企业需要而“改名”……
据调查,56.9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扩招带来了庞大的就业大军”,55.97%的受访者认为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
80年代独生子女 承担社会责任难
针对“80后”大学生种种“就业恐慌”的表现,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张剑副教授认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大都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部分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另有学者表示,很多大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面临就业问题时茫然无措,一有就业的机会就一哄而上,同时找工作四处撒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了部分学生有就业恐慌的表现。
根据沈阳市人才中心的一份betway体育手机网 调查显示,6成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调查还显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只有13%,有目标但不明确的占到25%,而没有明确目标的达到了62%。
张剑认为,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恐慌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教育机构应该给大学生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同时,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现象。
- 关键字搜索:
- 定位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