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的大背景是中美之间持续巨额的贸易不平衡。根据美国海关的统计资料,二零零五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为两千八百多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高达两千多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这种贸易不平衡趋势仍然在继续扩大。
对于这种双边贸易的长期不平衡状况,中美双方有着不同的解释。中国方面认为,中国对美出口的强劲增长,是由于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必然反映。同时,美国对许多高新技术向中国的出口仍然采取控制的政策,严重妨碍了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增长。只要美国解除这种控制,中美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便能得到大幅度的缓解。
美国方面则认为,双边贸易的不平衡主要是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和货币政策导致的。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价的非经济干预,导致人民币币值的严重低估,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不正当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保护国内的农产品市场、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违背了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承诺,从而损害了美国商品向中国的正常出口。
当然,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与其他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尤其是与台湾问题、北韩核危机问题、世界范围内的反恐合作问题、防止核武器扩散问题等等,使得贸易方面的谈判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取得进展。
对中国而言,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十分明显。这种重要性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国的社会稳定是靠经济增长来维持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则是靠对外出口来维持的,而中国的对外出口则是以对美出口为基石的。
在国内各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中国需要经济增长来创造新增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巨大的失业压力;也需要经济增长来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用以应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地区之间不平衡等危机。
在国内消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和对外出口来实现的。实际上,所谓的投资增长,除了不健康的房地产投机以外,大量的投资与中国对外出口密切相关。
美国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输出地,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整个对外出口的五分之一强。与对欧盟二十五个国家的出口大体相当,大大高于中国对日本等国家的出口。
中美经济关系的这种基本态势决定了两国政府对经贸纠纷的基本立场。总的来说,美国政府是采取攻势,而中国政府则是采取守势。美国国会威胁,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作出令其满意的让步,美国一方面将提高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同时还将在下个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
中国政府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不得不放下身段。在胡锦涛访美前夕,派出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带队的大型采购团,先后访问了数个州,总共签署了一百零七项合同,采购了包括波音飞机和摩托罗拉通讯设备等内的一百六十二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两天前,吴仪又在华盛顿宣布,中国已同意解除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对美国牛肉幵放市场。同时,中国也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在中国生产的电脑必须安装正牌软体,从而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也释放出了对美让步的意向。
在人民币汇价方面,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姿态。上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跌过一比八点零一,这是自一九九四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最高价位,市场相信,人民币很快将会突破一比八的关口。
中国政府的这些让步,反映了中国政府希望缓和矛盾的愿望,也表现了当今中共领导人的务实性立场。问题是,这些让步虽然能为胡锦涛访美营造出一些轻松一点的气氛,但是离解决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摩擦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除了贸易和货币政策之外,还有着更深层的结构性因素,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所以,胡锦涛访美之后,中美之间关于贸易问题的争吵还将继续下去。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胡少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