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住的猪圈房大概有四五平方米。她说,气味很难闻,晚上还有很多蚊子、苍蝇,但她说自己很体谅父母。
-对话动机
四川崇州的17岁农村女孩余平,突然之间成为名人。
一些媒体报道,她在猪圈房里生活学习14年,称之为现代版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她的故事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余平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和学习;也有人认为,“自我磨炼是否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值得商榷”;还有一部分人怀疑这个事件的真实性,认为是炒作……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
-对话人物
余平,一名刚刚升入高中的四川农村女孩。
为何她与猪为伴14年?
如果有好房子谁愿住猪圈房呢
新京报:有媒体报道你是现代版越王勾践,在猪圈房里励志学习,是这么回事吗?
余平(以下简称“余”):有记者问我知道越王勾践吗?知道卧薪尝胆吗?我说知道,结果在报道中就把我写成了现代版的越王勾践,他们没有理解我的意思。父母年纪大了,家里又穷,他们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给我提供好的条件,但我不能抱怨他们,我也只能在艰苦的环境里励志,鼓励自己好好读书,如果有好房子,谁愿意住在猪圈房里呢?
新京报:你家里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余:我的父亲54岁,母亲43岁,家里只有一亩地,主要种水稻和油菜。父母现在每天在乡镇上替人杀鸡赚钱,杀一只鸡赚一块钱,一天大概能赚11、12块左右。
母亲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脏不好,以前在附近的酒厂做装酒工,因为心肌缺血就做不下去了。父亲以前也在砖厂打工,做很重的体力活,现在他年纪大了,个头又小,这种体力活做不下来了。
地里种的水稻还不够我们家一年吃的,所以种地赚不到钱。父母每天杀鸡赚的钱也不够维持日常的生活,家里养的猪可以有一些收入,我从小学到现在,每年的学费都是靠卖猪换来的。
新京报:你可以跟你奶奶一起住啊,为什么还坚持住在猪圈房里?
余:我3岁的时候住进了猪圈房,一方面是家里没有房子住,另外是父母想让我一个人住。我8岁的时候跟奶奶住过半年,因为晚上做作业怕影响奶奶休息,住了半年我就搬回猪圈房了。
新京报:你的亲戚难道就没有想过办法给你提供一间房子?
余:以前爷爷的房子有六七间,后来分家后,我的小叔叔一家住在里面,奶奶跟小叔叔住。谁想得到那些房子谁就得照顾奶奶,如果单独给我一间用也不太好,他们没有提过,我也不太愿意,叔叔毕竟是叔叔。
别的亲戚没有提出过帮忙,我也理解,农村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别人也帮不到。
新京报:你每天在猪圈房里呆多久?很多人不相信你已经呆在里面14年。
余:一般是晚上8点后去学习、休息,早上5点走。不相信没关系,他们过得太优越了。
新京报:你一个人住在里面害怕吗?
余:开始有点害怕,后来就不怕了。夏天我一般是在院里学习,天黑了再去猪圈房学习,冬天就只好点灯,是一盏40瓦的灯。
是不是父母不爱她?
父母曾经提出要和我换住猪圈房新京报:村里的人都知道你住猪圈房里吗?
余:都知道,开始有人说三道四的,说我父母虐待我,有些闲言碎语,我听了心里很难受。他们说我父母因为我是女儿,不是儿子,所以让我住猪圈房里,我很讨厌他们这么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
父母曾经提出要跟我换,他们来住猪圈房,让我去住他们的房间,我不同意,他们年纪大了,要吃苦还是应该我来吃苦。
新京报:你的父母怎么看你这么多年住在猪圈房里?
余:他们很内疚,别人的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提供好一点的条件,而他们却做不到。
我父亲经常说,“我对不起你,这辈子对不起你,让你的童年这么苦,整天跟猪做伴。”我母亲也常说没有照顾好我,他们每天都早出晚归,但是很少让我干活,只要有时间就让我读书。
新京报:17的女孩子住在这样的地方,你自己有没有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余: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我不太爱美,喜欢看书,我的同学有的去染发,我没有想过这些。
我睡觉、读书都在猪圈房里,那个地方大概有四五平方米的样子,气味很难闻,现在晚上还有很多蚊子、苍蝇,确实很难受。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注重物质方面的享受,但我偏偏就不是这样的孩子,我很体谅我的父母。
她的经历是否可信?
老师带记者来是好心想帮助我的
新京报:有人说你说谎?
余:没有我这种经历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我,如果你有我这样的经历,可能也会像我这样。有人说我说谎、掩盖虚荣心,我真的没有。我的父母很不容易,我应该从小树立一个好的志向,通过读书努力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和父母有难同当。
新京报:你怎么改变生活?
余:我们农村的孩子,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来改变,太优越的环境对孩子也不好吧?我现在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乐观地面对困难?
新京报:现在很多人知道了你的事情,你怎么想的?
余:这个事情就是我的化学老师周老师给弄起来的,也是他带记者来的,他是个心地很好的老师,很关心我,我知道他是想帮助我,我也不太介意媒体的介入。
新京报:媒体采访之前,你知情吗?
余:知道,中考前周老师说过,他说让社会知道这种精神,看能否减免一些学费,我和父母都同意。
新京报:多数人还是对你这种生活感到奇怪的。
余:我想问你个问题,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很多记者给我打电话来,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记者给我打电话,不就是睡猪圈房吗?有什么奇怪呢?
他们打来电话问的问题都和你问的差不多,我就跟他们澄清,我不是他们说的那种现代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家庭无力给我提供一间好一点的房间,而我面对这种困难需要一个乐观的心态,并不是什么刻意地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励志。
新京报:那你有没有想过让媒体给你澄清一下?
余:我当然想挽回影响,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心里还是有点烦,现在别人误解我,而这个局面很难改变了,我现在也是束手无策。如何面对未来生活?我现在感觉已经不是为自己读书
新京报:你拿到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没有?
余:6月29日收到了,我到学校取的录取通知书,7月1日去报名了,是周老师陪我去的。录取我的学校是崇州第一所重点实验学校崇庆中学,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中学了。
我去报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知道我的事情了,周老师给学校的老师讲了后,校长很感动。学校就把我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都免了。
新京报:这么看来那个报道对你还是有些帮助的?
余:(考虑了一会儿)是的,但是我觉得负面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其实我也很矛盾的,省了这笔钱对父母来说减轻了很大的压力,而我如果没有得到这个帮助的话也很可能就辍学了。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很大,我不知道这个学费到底该不该免,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事。
新京报:你说过高中三年还住猪圈房,现在可以住校了,还会住猪圈房吗?
余:现在乡政府正在猪圈房边上给我们盖一间新的灶房,盖好后我就住到现在的灶房里去了。周末我回家只需要住两天了。
新京报:你现在有压力吗?
余: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逼得我不得不努力了,以前是自己要求自己努力读书,现在外界压力的成分更大些,如果学不好会很丢人,我现在读书感觉已经不是为自己读书了。
新京报:除了课本外,你还读过什么其他书?
余:我的数理化学得比较好,经常在班里考第一,但我很渴望自己家里能有很多世界名著让我读,因为我们农村中学的图书馆里没有这些书,而我也买不起,所以只是特别爱看语文课本里附录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虽然内容不多,但是也足以说明问题,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坚强。
新京报:有没有设想过高中开学的时候怎么面对同学和老师?
余:想过好多次,但是现在压力大,想不清楚,我担心和同学之间是不是能平静相处,别人会不会歧视我,想得也挺复杂的(她难得地笑着说),不过我会好好读书的。
新京报:媒体报道后,你怎么看自己突然成为“名人”?
余:他们(媒体)忽略了我的存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华云
-外围
让孩子从3岁起就单独住在猪圈房里,父母不会担心吗?老师又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的?记者对余平的父母和老师进行了电话采访。
余平父亲:“有人说我们借机骗钱”
新京报:你家有三间房,为什么余平还会睡猪圈房?
余文福(余平父亲):我家一共三间房子,一间我和她母亲住,一间灶房,一间堂屋,在农村堂屋是不能睡人的。
新京报:为什么余平3岁就住猪圈房了?
余文福:当时没有地方住,而且和我们住一起也不方便。
新京报:你们怎么看女儿睡猪圈房这个事情?
余文福:她学习一直很刻苦,当时住在猪圈房里我们心里特别难过,自己的女儿谁不疼?但是家里真的没有房子,只能这么住。
现在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村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当着面说好听的,背地里说我们对女儿不好,借这个机会骗钱。我们现在压力特别大,我们和女儿都受不了了,不想再接受采访了,我们以后也不会再接受任何人捐款了。有两个成都人包了我女儿以后三年的生活费,现在不需要外界一分钱的捐款,如果再有,我们一律会退回去,这个事情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
余平化学老师:五一家访时了解到余平家境
新京报:作为余平的老师,你是怎么知道余平住猪圈房的?
周本宏:今年五一放假的时候,我去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家,看看他们五一准备怎么安排学习。到余平家,我向她提出要参观一下她学习的地方。我吃惊地发现,她住在猪圈房里。有一次课间,我问她为什么住猪圈房,她说可以磨炼意志。
我在她中考成绩出来后,跟学校的一位老师说,让他跟媒体讲余平这个事情。当时我并不知道她住了14年,我问过她的邻居,邻居们知道余平住在猪圈房里。
新京报:现在你怎么看待媒体对余平的报道?
周本宏:当时,我跟她和她父母提出向媒体说这个事,他们都没有反对。我知道高中学习的费用,像余平这种情况不可能读下来,会辍学的。我最初只想赞扬余平的精神和希望社会上有心人帮助她,并没想过会产生争议。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四川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