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媒体近日综合报道:国家工商总局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这条呈下降趋势的曲线其实代表着大陆糟糕的创业环境,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是其主要原因。
“个体户”这样一个词汇,曾标志着大陆人终于走向市场经济所赋予的对自身命运的自主性。然而谁能想到,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在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中,“个体户”却日益成为一个渐趋消亡的词汇。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不再需要“个体户”了吗?当然不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个体工商户”这样的经济单元,而面对就业日趋艰难的现实,个体工商户才是维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
“生民何计问屠苏”,显然,个体户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民生之痛。公众创业热情不再,致富激情渐消,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才更容易让人体会到什么是沉重。而在合法工商户减少的同时,城市里的无照摊贩似乎越来越多了起来,并与“城管”所代表的“强权”势力之间几乎天天不断上演着真实的“猫鼠大战”,俨然成为一道城市的“亮丽”风景。
不仅如此,这背后还暗藏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大陆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在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和分化的背景下,广大个体工商户却始终处于缺乏代言人的权益困境中。我们“可爱”的“人大代表”中没有一个是个体户就是一个明证!通过对外了解,我们发现:在一些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常常也是商会组织最健全的国家。如成立于1912年的美国商会是美国行业协会的总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联盟,多年来一直扮演着美国企业代言人的角色,在维护企业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在我们大陆,城市里都有个体劳动者协会这样一个组织,简称“个协”。可“个协”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体户,通常是两、三个人挤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屋子里,干点与“个协”无关的事。而这些人都是“吃皇粮”的,属于兼职。当地的个体户从来就不去“个协”诉苦,甚至都不知道它在哪。及便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部门”,最近几年在有的城市也很少看到了,估计早就解散了。至于商会,大陆也有,可谁都知道,那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俱乐部”。
创业环境从来就不是天生的,它在于政府的主导和管理。可如今大陆的普通民众要想创业那叫一个“难”,相当多的自然人性质的工作、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都必须登记注册,擦皮鞋、卖冰棍、修理自行车等如不注册,就是非法经营。有些城市甚至提出连收废品都要统一注册、统一着装,真是雁过拔毛,“见人就杀”。而在其它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自由职业者和非登记企业大量存在,他们不必注册登记,只要依法经营、依法纳税即可。听70岁以上的老人讲,民国的时候,你要在街上开个小门脸或者摆摊做个小买卖,根本用不着起照和交税,完全是“自生自灭”。另外,大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规划却让创业者无处创业。许多城市搞所谓的现代化建设,将小商小贩、人力车、街头摊点、小店小铺等等,或拆迁、或整顿,一扫而光,代之起来的是现代化的百货商店等。有的政府部门为了便于管理,急于将农业集市贸易改变为超市和连锁店。城市是干净了、现代了,可老百姓的创业之门却被堵上了。而“个体户数量大量减少”这种社会现象正是百姓们不甘于被盘剥、被左右之下的消极应对。人们天天在喊就业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创业之难才是真正令人痛心之处。
假如你要想起步高一些,开个公司、商社什么的,那些严格的登记制度、繁琐的审批程序,就可能让你的创业激情遭遇制度性的“浇头凉水”,热度立马减半。比如在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的4位教授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作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步骤数,加拿大只需2天,而中国内地则需要闯过7道关,历时111天。注册审批费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内地,各种审批费用占据了人均年薪的11%。所以,这也使得我们豪情万丈的创业者在刚刚起步时,就得叫“制度性门槛”拌倒好几回。历经坎坷开业以后,在经营过程中你就要面对33%的所得税、17%的增值税、5.5%的营业税和各种附加税,还有房地产方面的税;一些微型和中小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业主还要被征收个人所得税!目前在有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大部分地区企业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还不能进行税收抵扣。尽管如此,对大多数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而言,税收还只占其交给政府的1/3左右,而费用要占到近2/3。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质量检验费等等,已经让很多个体户和小企业不堪重负。例如,在一个小饭馆老板需要缴纳的税费单上就显示:除了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收的税费以外,政府的其它19个部门收费69项,这还没算上有关部门花样翻新的检查和罚款。就这样,1/3的税;2/3的费,创业的“油水”几被榨干。而某些“大买卖”欠税动辄几千万元,却都能顶着“优秀企业”的桂冠招摇过市,悠哉游哉。面对如此沉重的苛捐杂税,大陆的小老板们没有一个不想方设法偷逃税费,否则,几乎99%都得关门倒闭。共匪每每自吹如何比历朝历代更加“先进”和“伟光正”,但是以往封建朝代经常实行的轻薄赋税、与民休息的政策在大陆已渐渐成为一个“不老的传说”。
很多小型创业者还有一大苦恼就是几乎融不到资。大陆国有和集体经济从1996年以来减少了6440万个工作岗位,但短期贷款余额却增加了10392亿元。个体私有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解决了70%以上的新增城镇就业、70%以上的城镇再就业和80%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但其能从银行贷到的短期贷款,只相当于国有和集体经济的2.3%。由于中小企业融不到资,不能扩大规模,损失的就业机会大约在800万个左右。同时由于基层执行力度不够,大量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创业基金和项目基金,往往到不了真正的创业者手中。在某地的无抵押小额创业贷款,5年以来只发放了不到10笔。在日本,每100个人中,大约有22个中小企业主;在大陆,恐怕也就只有2、3个,这也就是大陆为什么没有诞生像盖茨、戴尔那样年轻顶级富豪的真正原因。
还有,“老爷”们的“政绩工程”还在等着建设呢。目前财政体制中向部门下达收费任务、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制度,让执法与收费相关联,刺激着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收费罚款行为;一些部门千方百计设置前置审批、许可、收费及罚款项目,让行政与利益相结合;一些领导一味追求做大做强,认为个体及中小企业等是小打小闹,不会给发展添彩,相反还会添乱。如此引导,客观上也就促使了个体户大量的减少。
要想扭转当前这种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应改革目前执法部门利用公权谋取机构利益的体制,清理和废除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各种收费和罚款,废除财政对各执法部门的超收奖励、罚款分成制度,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民创业的廉洁的执政环境。轻薄赋税,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实行低税收制度,适当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同时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对民间融资实行较为宽容和合理合法的管理;发展融资担保、中小银行、风险投资、租赁融资等融资方式;鼓励银行发放创业贷款。此外,政府还要在信息服务、扶持基金、经营场地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支持。
最后,拿“个体户”名称来说,一听就好欺负。这个带有鄙视色彩的名称沿用了都快30年了,而共匪却不“与时俱进”把它改成“自营创业者”这样一个有尊严、带有鼓励性的堂堂正正的好名字。当然,名称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内涵。共匪一直叫嚣人权就是生存权,就算它的这种强盗逻辑行得通,那么,一个好名字共匪为啥都不舍得给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