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结婚50年为金婚,60年为钻石婚。一辈子能庆祝“钻石婚”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可居住在岐山县蔡家坡西北机器厂家属区的百岁老人陈辉汉和99岁的老伴李馨君已携手走过了近81年。
结婚时间:1926年腊月初八
老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出生日期是这样写着:陈辉汉,男,1908年11月13日生;李馨君,女,1909年3月20日生。陈辉汉老家华阴县,李馨君老家渭南,两人于阴历1926年腊月初八结婚,那时关中地区兵荒马乱,他们结婚盖的被褥都被土匪抢走了。
陈辉汉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早年在南京、重庆等地工作,后来到蔡家坡,西北机器厂的人都称他陈总。李馨君没有上过学,解放后进扫盲班学习,认识一些字,但一直没有工作。两位老人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除了耳背听人讲话费劲外,二老说话吐字清楚,语言流畅。
吃着苞谷馍只吃六七成饱
昨日下午,在陈辉汉老人的家中,他说:“我和老伴性格相投,一辈子没吵过架,有怨气最多也就叨咕几句。夫妻和睦相处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老伴从不吃别人做的东西,家里的馍都是她蒸的。”
李馨君老人说:“我年轻,我能干着呢!”老人说她没有在外边买过面条、馍,都是自己擀面、蒸馍。但李馨君老人蒸的是苞谷馍,用开水将苞谷面烫好,等放凉后再和少许面粉,揉在一块,等发酵后上锅蒸。
两位老人平时生活很简单,很少吃肉,偶尔吃点鱼。早餐一般喝一小碗牛奶,在奶里泡上苞谷馍,吃一个蒸鸡蛋。午饭吃面条或饺子,基本都是素食。晚上熬稀饭,里边放点红枣、土豆。吃饭都只吃六七成饱。晚上喜欢看新闻,听不清声音,他们就戴上眼镜看屏幕下边的字,非常认真。
儿女在外邻居常照顾老人
陈辉汉退休后的爱好就是作词吟诗,他写的诗词曾被收入2004年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卉诗词大全》。2005年10月,他的诗词在“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词大赛中获奖。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生活,楼上的陈凤英大妈几乎每天都要到老人家转一转,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当记者和两位老人交谈时,陈凤英大妈不停地在老人耳边重复记者的问话,李馨君老人戏称:“如果没有这个‘翻译’,我们老两口啥都听不见。”对陈凤英多年来对他们的照顾,老人很感激,连说自己有个好邻居。
陈凤英说,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81年,像他们这样忠贞相守一辈子的事,她从来没有见过。 来源:
结婚时间:1926年腊月初八
老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出生日期是这样写着:陈辉汉,男,1908年11月13日生;李馨君,女,1909年3月20日生。陈辉汉老家华阴县,李馨君老家渭南,两人于阴历1926年腊月初八结婚,那时关中地区兵荒马乱,他们结婚盖的被褥都被土匪抢走了。
陈辉汉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早年在南京、重庆等地工作,后来到蔡家坡,西北机器厂的人都称他陈总。李馨君没有上过学,解放后进扫盲班学习,认识一些字,但一直没有工作。两位老人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除了耳背听人讲话费劲外,二老说话吐字清楚,语言流畅。
吃着苞谷馍只吃六七成饱
昨日下午,在陈辉汉老人的家中,他说:“我和老伴性格相投,一辈子没吵过架,有怨气最多也就叨咕几句。夫妻和睦相处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老伴从不吃别人做的东西,家里的馍都是她蒸的。”
李馨君老人说:“我年轻,我能干着呢!”老人说她没有在外边买过面条、馍,都是自己擀面、蒸馍。但李馨君老人蒸的是苞谷馍,用开水将苞谷面烫好,等放凉后再和少许面粉,揉在一块,等发酵后上锅蒸。
两位老人平时生活很简单,很少吃肉,偶尔吃点鱼。早餐一般喝一小碗牛奶,在奶里泡上苞谷馍,吃一个蒸鸡蛋。午饭吃面条或饺子,基本都是素食。晚上熬稀饭,里边放点红枣、土豆。吃饭都只吃六七成饱。晚上喜欢看新闻,听不清声音,他们就戴上眼镜看屏幕下边的字,非常认真。
儿女在外邻居常照顾老人
陈辉汉退休后的爱好就是作词吟诗,他写的诗词曾被收入2004年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卉诗词大全》。2005年10月,他的诗词在“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词大赛中获奖。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生活,楼上的陈凤英大妈几乎每天都要到老人家转一转,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当记者和两位老人交谈时,陈凤英大妈不停地在老人耳边重复记者的问话,李馨君老人戏称:“如果没有这个‘翻译’,我们老两口啥都听不见。”对陈凤英多年来对他们的照顾,老人很感激,连说自己有个好邻居。
陈凤英说,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81年,像他们这样忠贞相守一辈子的事,她从来没有见过。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陕西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