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与月牙泉

鸣沙山与月牙泉离敦煌市仅有五公里,占南而居。这种的距离在想象中,敦煌市的一声礼炮,鸣沙山会泛沙几缕,一束烟花,月牙泉会误为星星临泉。按理说与人世这种亲密的距离,鸣沙山与月牙泉也有着人间烟火味,讲究个门当户对或是势均力敌,然而它们的朝夕厮守却写下大大一笔悖论

 鸣沙山从东至西绵长40公里,是一条巨大的沙龙,一旦随风兴起,沙走山移,能让一个城邑消失得无影无踪;月牙泉弱如天仙一叶柳眉,贴在沙山之谷,泊在其中的一弯清水映不下沙龙的一片鳞甲,几阵风,几股沙足以填平。但它们确确实实走到了一起,朝夕厮守几千年,建造了人间仅有的山光水色,所以我斗胆说这是一块神魔之境。

  鸣沙山这个满有儒气的名字谁也不愿意与魔字有瓜葛,若说其蕴含有几分妖气也许还能接受。看其形貌,沙山座座相连,不见悬崖峭壁,不见千仞怪岩,在阳光涂抹下是一连串灿烂的金字塔,有足够的魅力让人们一见钟情。于是唐人留诗是:“鸣沙山畔听鸣沙,风静沙平别有声”的佳句。这种慈祥中透着韵味的景致,怎么会是魔!

  时下的游客见逶迤沙山,安祥静卧,体态丰腴,金光闪闪,一种亲近的冲动无法控制。有的急着座上骆驼伴着叮当骆铃,成了有身份的访客,有的徒步发起慢跑赶趟式的急趋,有的已经登上沙山大声振臂挥舞……。鸣沙山不愠不怒接纳了千人万众纵情欢乐,展示出万方母仪。我也在它身上踩出一行攀峰的脚印,在它身体上体会过温热舒软的质感,感受过下山飞翔失重的快意,这样让人忘忧脱俗沙山,怎么会是魔!

  然而它的故事中满是魔道,杀人不见血、不见尸,不嗅一点血腥味。相传,古时候,一位将军,在此打了败仗,全军覆没,横尸遍野。沙山之魔本有吞尸恶习,见此大餐,便狂风四起,风卷黄沙,天昏地暗,一夜之间,只见沙山绵亘,没有丝毫撕杀之痕。后来有人听到沙丘内时有鼓角相闻,铁击戈声,就把原为“白龙堆”、“漠高山”等之称改为“鸣沙山”。这则故事诉说的是它吞尸如饮之举,下面一则故事道出它魔性的凶残。也是在古时候,正月十五,这里闹元宵,耍社火,热闹非凡。踩高跷、扭秧歌,舞龙、舞狮,旱船、跑马,烟花、焰火,斗牛、游东洋车等,节目异常丰富。大伙正耍在劲上,看在兴头,鸣沙山被吵醒,一怒之下呼风使沙,把这里的热闹,这里的生命收拾的干干净净,吞食到自己腹中。群鬼英魂不散,常聚集反投沙山之魔,于是鸣沙山时有雷鸣般的声音响起。敦煌人说时社火队耍社火。

  纤弱的月牙泉凭什么本事能与这种不显凶相,不露恶脸的魔头厮守着。大概验证道家相克相生玄妙机理。

  月牙泉是神泉:敦煌人说是善良的青龙与恶魔黄龙搏斗,不幸败北,挥泪告别故土,凝泪成泉。

  月牙泉是仙泉:因为干旱,白云仙子为解人间疾苦,到广寒宫向嫦娥借月亮,想移水给人间,恰逢初五月亮末圆,白云仙子心急只好捧着弯月放进泉里,那泉便化成偃月的月牙泉。

  月牙泉是佛泉:月牙泉底下有个雷音寺,当年有位游泳者,在月牙泉畅快时,不知不觉游到泉底。发现这里万道金光,紫烟萦绕,一排富丽堂皇坐西朝东的寺庙出现在眼前。山门玉柱挺立,雕刻着精美绝伦麒麟、狮子、青龙、怪兽。门上悬挂着金光闪闪的“雷音寺”匾额,两条大鱼守在山门。寺院内梵音轻送,檀香缭绕,钟罄清脆。游泳的人陶醉其中,留连忘返,事隔三天,才想回家,和尚送他出了山门。

  仙界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了,这位游泳的人出了月牙泉找不到乡村,也找不到雷音寺,便云游四方。月牙泉下有雷音寺之说就这样传了下来。

  月牙泉是人泉:敦煌的许多知情人相告,现在敦煌地下水下降的历害,年以30厘米到70厘米猛降,月牙泉由20年前面积22亩,水深9米,减缩至今面积7亩,水深1、4米。人一急,采取了人工渗透补水,如今在沙山里建起两个人工湖,注水湖中,给月牙泉挂吊滴。

  由此看来,月牙泉是得道多助,要不然一弯面积不过10亩,水深不超两米的清泉,怎么能碧波澄澈,镶嵌在沙山深谷中,日里看沙山游人欢情,夜里听沙山鬼魂啼鸣。

  我们知道人心向善,日日祈求,天天祷告,月牙泉要不腐不涸,月牙泉要寿与天齐。有的想种树固沙,有的想开发旅游赢得经济,再用钱来管护月牙泉,可是有的专家看出人类好心办了坏事,一是种上树,树如抽水机,吸取了月牙泉的大量地下水,二是种下树和建筑改变了原来的风向,使鸣沙山风不能把沙吹到山顶,而堆积半山腰和跌落山脚,于是月牙泉就越来越小,越来越浅。听说专家的话引起了有关人士的重视,正设法如何返朴归真。

  神魔有道,天行有道,人本该遵行自然之道,但是人总喜欢表现出自己的善恶观,表现出自己喜好观,结果干扰了天道,乱了自然道,助长了魔道。月牙泉的发出了衷告:天、佛、神、仙、人都要记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文。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