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老美那边,称作“破冰之旅”;在我们这儿常见的说法是“小球(指此前的乒乓外交)推动了大球”。
其时,林彪已经折戟沉沙,“文革”渐成强弩之末,国家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文革”结束后的官方断语),那千疮百孔倘被“鬼佬”偷窥了去,岂不丢脸?尼克松也真会添乱,偏偏选中这个时候来。于是,自上而下层层传达,补苴罅漏,忙得不亦乐乎。市中心不少沿街大楼粉刷整容,真正应了那个英文词儿face-lifting的意思。(后逢又一盛事,沪上忽盛行屋顶“平改坡”,由临街建筑入手,当时颇令人想起“文革”遗风。)尼克松添乱那阵子,笔者正参与《新英汉词典》的编写。一日突接紧急通知,说是去完成重大政治任务。到得密室,见到全增嘏、葛传规等老先生,始猜到必与翻译有关。
果不其然,“重大政治任务”者,实为苦力的干活,就是把一大摞简介文字从汉语译成英语,文字介绍的均是尼克松们要去或可能提出要去一游的地方,譬如说上海市少年宫。这翻译的事吧,虽有一定难度,但还远远难不过汉语原文文字三番四次无休止的改动。大概是负责接待的公公婆婆不止一家,既有上海市的革委会,又有外交部吧,那些头头脑脑们你改我的,我改你的,下发到翻译“苦力”手里便莫衷一是,非重复劳动不可。常有这样的情况:一篇简介尚未译成,第二甚至第三稿已至,而所谓改动,有时只有个别字句,根本不涉宏旨;翻译事竣也不得回家,叫做“就地待命”,等候上头哪一位“福至心灵”而大笔一挥改动几字时,译文可以马上随机应变。那时还没电脑,不知做这来回传递活儿的是谁,想必大多数犹健在人世。当年的翻译“苦力”在此向你们致敬啦!
记得最能说明所谓“内外有别”的是巨鹿路菜场那份简介。鸡肉禽蛋,名目繁富,供应丰赡,自然不在话下。最有意思的是上头那些甄奇录异的笔杆子越改越来劲儿,最后菜场不但鲍翅俱全,还供应熊掌!当时译得口水涟涟,食指大动,其实在那票证满天飞的时代,谁有品尝那些珍馐的口福?倘把时间往后推移30年,谁敢卖熊掌,动物保护主义者非把你这菜场砸了不可。即使在当年,不谙又不问外情,只顾自炫,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一点民族性中不那么优秀的部分?
尼克松添乱,留给后世的笑话不少。有一则是针对江青的。说的是此人以“国母”身份招待尼克松伉俪看样板戏,主客在剧场一见面,她劈头一句:“Goodnight!”弄得老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戏未开锣,主方预祝晚安,下逐客令了。大家都嗤笑今日我们的公示英语中错误迭出。然而位极人臣者尚且不懂装懂,不说洋文好像就浑身不舒服似的,所以还是别老找今日草民的岔子吧。
话归正传。尼克松们终于莅临上海了。是日,全城所有“问题人物”都要集中到住处居委会,不得外出(倒也免了去原单位应卯)。市中心的欢迎人群是经过严格审查筛选的,且被教会如何“不卑不亢”,招手(不是挥手)和微笑时咧嘴的幅度都得中规中矩。当年负责接待的官员,相信大多在世,如能写出几篇信实的回忆录来,一定好看。
最后,必须声明,笔者当年做翻译“苦力”时,还是以有罪之身,所做之事都在幕后,上不得台面。“臭老九”中有改造得比较好的“革命知识分子”方可参加第一线接待。不过,“老九”本性难移,听说有位第一线上的华东师大同行,不知怎地违反了“外事纪律”,立时三刻就被撤了下来,受到重罚。也真希望读到这位仁兄的第一手回忆!
其时,林彪已经折戟沉沙,“文革”渐成强弩之末,国家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文革”结束后的官方断语),那千疮百孔倘被“鬼佬”偷窥了去,岂不丢脸?尼克松也真会添乱,偏偏选中这个时候来。于是,自上而下层层传达,补苴罅漏,忙得不亦乐乎。市中心不少沿街大楼粉刷整容,真正应了那个英文词儿face-lifting的意思。(后逢又一盛事,沪上忽盛行屋顶“平改坡”,由临街建筑入手,当时颇令人想起“文革”遗风。)尼克松添乱那阵子,笔者正参与《新英汉词典》的编写。一日突接紧急通知,说是去完成重大政治任务。到得密室,见到全增嘏、葛传规等老先生,始猜到必与翻译有关。
果不其然,“重大政治任务”者,实为苦力的干活,就是把一大摞简介文字从汉语译成英语,文字介绍的均是尼克松们要去或可能提出要去一游的地方,譬如说上海市少年宫。这翻译的事吧,虽有一定难度,但还远远难不过汉语原文文字三番四次无休止的改动。大概是负责接待的公公婆婆不止一家,既有上海市的革委会,又有外交部吧,那些头头脑脑们你改我的,我改你的,下发到翻译“苦力”手里便莫衷一是,非重复劳动不可。常有这样的情况:一篇简介尚未译成,第二甚至第三稿已至,而所谓改动,有时只有个别字句,根本不涉宏旨;翻译事竣也不得回家,叫做“就地待命”,等候上头哪一位“福至心灵”而大笔一挥改动几字时,译文可以马上随机应变。那时还没电脑,不知做这来回传递活儿的是谁,想必大多数犹健在人世。当年的翻译“苦力”在此向你们致敬啦!
记得最能说明所谓“内外有别”的是巨鹿路菜场那份简介。鸡肉禽蛋,名目繁富,供应丰赡,自然不在话下。最有意思的是上头那些甄奇录异的笔杆子越改越来劲儿,最后菜场不但鲍翅俱全,还供应熊掌!当时译得口水涟涟,食指大动,其实在那票证满天飞的时代,谁有品尝那些珍馐的口福?倘把时间往后推移30年,谁敢卖熊掌,动物保护主义者非把你这菜场砸了不可。即使在当年,不谙又不问外情,只顾自炫,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一点民族性中不那么优秀的部分?
尼克松添乱,留给后世的笑话不少。有一则是针对江青的。说的是此人以“国母”身份招待尼克松伉俪看样板戏,主客在剧场一见面,她劈头一句:“Goodnight!”弄得老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戏未开锣,主方预祝晚安,下逐客令了。大家都嗤笑今日我们的公示英语中错误迭出。然而位极人臣者尚且不懂装懂,不说洋文好像就浑身不舒服似的,所以还是别老找今日草民的岔子吧。
话归正传。尼克松们终于莅临上海了。是日,全城所有“问题人物”都要集中到住处居委会,不得外出(倒也免了去原单位应卯)。市中心的欢迎人群是经过严格审查筛选的,且被教会如何“不卑不亢”,招手(不是挥手)和微笑时咧嘴的幅度都得中规中矩。当年负责接待的官员,相信大多在世,如能写出几篇信实的回忆录来,一定好看。
最后,必须声明,笔者当年做翻译“苦力”时,还是以有罪之身,所做之事都在幕后,上不得台面。“臭老九”中有改造得比较好的“革命知识分子”方可参加第一线接待。不过,“老九”本性难移,听说有位第一线上的华东师大同行,不知怎地违反了“外事纪律”,立时三刻就被撤了下来,受到重罚。也真希望读到这位仁兄的第一手回忆!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尼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