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方面成就 (下)
徐渭及写意花鸟画
徐渭(1521-1593)是从根本上完成中国传统水墨写意花鸟画创作的一代大家,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称为青藤画派。他的花鸟画,吸取了宋元及沈周、林良、陈淳等水墨花鸟的长处,并突破了物 像的形质,赋予其内涵与精神。他的作品或缘物抒情,或借题发挥,不同吴门派文人画恬适闲雅的意趣,而直抒心境,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在艺术形式上,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追求气韵,墨色滋润淋漓,奔放流动,充分发挥了生宣纸的晕渗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说:“信手拈来自有神”,“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的画风,对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近代的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丁云鹏之佛像画
丁云鹏(1547─1628年),供奉内廷十余年,工画人物、尤精佛像,得吴道子法,白描学李公麟,设色学钱选,以精工见长,古人称其“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
鹿酒图/丁云鹏
丁云鹏之佛像画,多追摹李公麟笔意,以劲挺清丽胜,精细入微,须发之间,眉睫意态毕具,笔法如行云流水,衣纹线条转折轻柔飘动,身姿神态,足具飘逸自若的韵味。赋彩浓丽清简、色墨浑然一体,更呈融和清润之气。他每笔皆以中锋出之,手应于心,丝丝入扣,无一懈笔,非功力过入,息心静气则不办。
明代的绘画评论家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曾经对丁云鹏有过这样的评价:“功力靓深,神采焕发,展对间觉身入维摩室中,与诸佛菩萨对语,眉睫鼻孔皆动。”作为佛弟子的丁云鹏以画笔吐抒了他一心的虔诚,方得大千气象,观者望之肃然起敬,无不深感佛之宏大慈悲。
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明代后期山水画,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他的艺术与吴门派有密切关系,为矫正吴门派末流之弊,他重倡文人画,强调摹古,注重笔墨、韵味,追求“士气”,将书法及修养融入绘画,并提出了“南北宗论”。董其昌年轻时就开始修佛,深受禅宗的影响,后官至礼部尚书,他的显赫地位和在画坛上的声望,遂成为画坛盟主,他所创立的“松江派”遂取代了“吴门画派”的统治地位。
董其昌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一说,推祟以唐代画家王维为代表的南宗,谓其重笔墨,崇尚质朴、淡泊清远、率多真意之格调;他认为以另一唐代画家李思训为代表的北宗则是画工画,只重功力和形似。正如宋代沈括在其《图画歌》中咏:“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树森,枯木关全极难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南宗画追求的就是一种温润、素雅、涵蕴的效果,甚至强调空气与水分的感觉。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更把“平淡天真”作为书法与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犹董源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
从清、远、气韵到“平淡天真”,是董其昌所谓的的“化境”。他认为只有平淡到极处,脱离火气,才能达到中国画的至高界境;显露天真,才有生机的空灵和变化;生命与自然纯真的宇宙元之淋漓元气混融,方可至“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做到这一点,与修炼的僧人一样都要求精神上的升华,达到更高深的境界,才能领略到中国绘画艺术的真谛。
南北分宗又引发了中国文人对诗、文、书法等其它艺术分野的兴趣,所谓“非独画也,古今风骚流别之道,固不外此”。诗境、书境,皆与南宗画的艺术境界一脉相承,并影响后是三百年,余波未尽。
徐渭及写意花鸟画
徐渭(1521-1593)是从根本上完成中国传统水墨写意花鸟画创作的一代大家,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称为青藤画派。他的花鸟画,吸取了宋元及沈周、林良、陈淳等水墨花鸟的长处,并突破了物 像的形质,赋予其内涵与精神。他的作品或缘物抒情,或借题发挥,不同吴门派文人画恬适闲雅的意趣,而直抒心境,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在艺术形式上,不拘形似,仅略得其意,重在寄兴遣怀,追求气韵,墨色滋润淋漓,奔放流动,充分发挥了生宣纸的晕渗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说:“信手拈来自有神”,“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的画风,对清代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近代的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丁云鹏之佛像画
丁云鹏(1547─1628年),供奉内廷十余年,工画人物、尤精佛像,得吴道子法,白描学李公麟,设色学钱选,以精工见长,古人称其“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
鹿酒图/丁云鹏
丁云鹏之佛像画,多追摹李公麟笔意,以劲挺清丽胜,精细入微,须发之间,眉睫意态毕具,笔法如行云流水,衣纹线条转折轻柔飘动,身姿神态,足具飘逸自若的韵味。赋彩浓丽清简、色墨浑然一体,更呈融和清润之气。他每笔皆以中锋出之,手应于心,丝丝入扣,无一懈笔,非功力过入,息心静气则不办。
明代的绘画评论家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曾经对丁云鹏有过这样的评价:“功力靓深,神采焕发,展对间觉身入维摩室中,与诸佛菩萨对语,眉睫鼻孔皆动。”作为佛弟子的丁云鹏以画笔吐抒了他一心的虔诚,方得大千气象,观者望之肃然起敬,无不深感佛之宏大慈悲。
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明代后期山水画,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他的艺术与吴门派有密切关系,为矫正吴门派末流之弊,他重倡文人画,强调摹古,注重笔墨、韵味,追求“士气”,将书法及修养融入绘画,并提出了“南北宗论”。董其昌年轻时就开始修佛,深受禅宗的影响,后官至礼部尚书,他的显赫地位和在画坛上的声望,遂成为画坛盟主,他所创立的“松江派”遂取代了“吴门画派”的统治地位。
董其昌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一说,推祟以唐代画家王维为代表的南宗,谓其重笔墨,崇尚质朴、淡泊清远、率多真意之格调;他认为以另一唐代画家李思训为代表的北宗则是画工画,只重功力和形似。正如宋代沈括在其《图画歌》中咏:“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树森,枯木关全极难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南宗画追求的就是一种温润、素雅、涵蕴的效果,甚至强调空气与水分的感觉。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更把“平淡天真”作为书法与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犹董源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
从清、远、气韵到“平淡天真”,是董其昌所谓的的“化境”。他认为只有平淡到极处,脱离火气,才能达到中国画的至高界境;显露天真,才有生机的空灵和变化;生命与自然纯真的宇宙元之淋漓元气混融,方可至“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家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做到这一点,与修炼的僧人一样都要求精神上的升华,达到更高深的境界,才能领略到中国绘画艺术的真谛。
南北分宗又引发了中国文人对诗、文、书法等其它艺术分野的兴趣,所谓“非独画也,古今风骚流别之道,固不外此”。诗境、书境,皆与南宗画的艺术境界一脉相承,并影响后是三百年,余波未尽。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明代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