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最古老乐器合奏形式“琴瑟和鸣”重现

 2008-03-08 23: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历经二十多年挖掘、整理和研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承运恢复失传千年的古瑟演奏方法,使“琴瑟和鸣”(注)这一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合奏形式得以重现。

据新华社报导,年届花甲的丁承运出身于河南省一个艺术世家,十岁起学习中国乐器,对古琴情有独钟,后拜川派大师顾梅羹为师,为清代泛川派古琴代表人张孔山的第四代传人。

丁承运说,瑟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弹弦乐器,先秦时期与琴齐名,且两者往往相提并论。诗经等古籍中就有琴瑟合奏的大量描写,如“妻子好合,如调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据报导,近几十年来中国出土的古瑟有近百,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河南南部、湖南等地也有发现,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出土古瑟最常见的为二十五弦,分上下两组排列,原理类似于钢琴的黑键与白键,二千年前的古人有这样高超的智慧令人赞叹。

上古时代瑟的演奏方法,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丁承运认为,古瑟演奏方法失传有可能是追求音律完美造成的,因为一个八度间有十二个音律,而古瑟两个五声搭配一组仅有十个音律,要用另外两个律位时则需临时调弦或另设一张低半音的移调瑟。

而唐代以后的瑟是用十二音律定弦,二十五根弦一顺排列,这种设计看似完美,但演奏找弦极不方便,明代音乐家朱载堉曾在每根弦侧贴上标签,可见演奏这种瑟时的尴尬,这样一来,瑟被淘汰似乎是必然结果。

丁承运透过古文献研究和对出土文物的直接取证,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古瑟、河南淅川战国楚瑟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瑟提供的实物形制数据,还参考河南淮阳于庄汉墓鼓瑟陶俑的双手弹弦姿态,最终考证出古瑟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可以进行较广泛的旋宫转调。

根据上述基础,丁承运与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妻子傅丽娜开始研究古瑟的演奏法,发掘古曲,并逐步与古琴演奏相和,让“神人畅”、“卿云歌”等上古时代的乐谱得以复活。

注:“琴瑟和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妇情笃和好。琴瑟和鸣最早见于《诗 ·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来源:中央社台北八日电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