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赤壁》(上集),真觉得官方的"主旋律"无所不在。三国时期的战争故事中,刘备似乎已经具备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他统帅的军队就像是官方宣传中的红军。
你看,许多刘军将士,为了保护逃难的百姓,不惜壮烈牺牲。这怎不令人想起红军当年反围剿战争的场面?
刘备亲自编草鞋,不仅为自己穿,甚至为将士编草鞋穿。这怎不令人想起"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苏区妇女虽然流行编草鞋送红军,但似未听说"毛委员"会编草鞋,而刘军统帅自己编草鞋,其精神似乎比红军还自力更生呢。
关羽亲自给逃难的孩童上课,讲授《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怎不令人想起红军文化教员教红小鬼文化,在行军中看背包学识字的历史?
张飞亲自向逃难的百姓分发食物。这怎不令人想起红军打土豪以后向百姓分发粮食的情境?
也许,在导演的心目中,南下烧杀抢掠的曹军,犹如当年围剿江西苏区的白军,而刘军犹如当年苏区的红军。刘军抗击曹军犹如当年的反围剿战争。
可是,思宁查阅了去年网上披露的比较准确的《赤壁》分镜头剧本,发现剧本中并没有刘备编草鞋、关羽给孩童上课、张飞向百姓分发食物的内容。由此分析,把刘备的军队赞誉为像是红军的这些情节,应该是剧本成型后有人精心加进去的。为什么要加进去这些情节?谁主张这样加情节?这些情节设计的含义是什么?想一想,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在中国大陆影视界,从事古代、近代题材创作的艺术家们,是否都需要官方的"主旋律"的保护伞呢?
2008年7月17日
欢迎光临思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ining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刘备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