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断供 走一步看一步
据中国经营报"报导,"供下去已经没意思了。"陈立没有往日的意气风发,他曾是深圳著名的房地产投资客。
在他看来,深圳的房价下跌幅度,远比公开的数据要大。以他现在位于宝山区的自住房子为例,2007年最高峰时楼价一度达3万元/平方米。陈立以单价2.8万元/平方米买进,当时也曾一度自诩"赚"了。但随后,深圳楼价急剧冷冻,附近新开盘的项目楼价一跌再跌。现在他所在小区的二手楼价在每平方米 1.3万~1.4万元。
"我现在欠银行220万元,而楼价只值140万元。供下去还有什么意思?"陈立说。他认为,类似他这种情况的购房者现在"深圳遍地都是"。
因为深圳很多楼盘销售时都可以贷款8成,甚至8成以上。"我的房子总价在280万元左右,但首付只给了50万元。"陈立承认,掏的钱还不到总价的 20%。
"7月没有供款了。"陈立表示。然而即便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他也并非真的什么都不顾了。他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短暂的停供,引起银行的注意,可以同银行"商量商量,找个折中的方法"。
因为律师朋友告诉陈立,在国内,断供的成本很高。银行有权通过法院"冻结"他的所有资产,直至其将所有的欠款还清为止。陈立名下还有一套房子,两间商铺,一辆车。如果他随意断供,"不但首期没了,名下的资产也可能被拍卖,得不偿失。"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对于这种局面,陈立很是苦恼。虽然陈立千方百计与银行谈判,但在现在的楼价下,能有多少"止损"效果,他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银行欠款高于房屋现值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深圳中原地产的支行经理李虎(化名)也承认,一直以来由于深圳的房子总价较高,为了吸引购房者,不少楼盘都拼命把购房者的首付降到最低。在 2007年房贷新政推出之前,基本上所有新项目都可以贷款8成以上。
"当年这个总价80多万元的房子,首付7万~8万元就可以入住。"即使是房贷新政推出后,实际上依然有不少银行可以贷款8成以上。直至2007年10月前后,深圳房价明显下调后,银行房贷才真正意义上收紧。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在深圳房价下跌近4成后,银行欠款高于房屋现值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断供冲击银行 银行表示房贷依然是他们最优质的资产
实际上,媒体有众多推测,是基于深圳房价的"狂泻"。按照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2007年9月楼市最高峰时,深圳全市新盘均价为16777元/ 平方米;到了2008年7月,该数字急降至9778元/平方米。
仅就该数据分析,深圳楼价已下跌超过40%。假设购房者在最高峰时购房,向银行贷款 70%。现在即使按市价把房子卖了,也不够还银行的欠款。
2008年6月,由两篇文章《深圳断供已过千亿,次贷危机浮现》和《负资产已过30万,深圳中产很受伤》,深圳实际断供的资金已超过千亿元的内幕被揭示出来。
不过,2008年8月初,国务院派往深圳调查断供的专家组称,深圳断供并无大规模出现。而各大银行也纷纷表示,现在房贷依然是他们最优质的资产。
有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初至今,银行股与地产股呈现高度的联动性,每次地产股的破位,均会引起银行的大跌,虽然银行股总体跌幅小于地产股。
香港前车之鉴 银行承担360亿港元坏账
香港亚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首席研究员李大卫认为,由于国内断供的成本很高,主动断供没有,"但被动断供的人士也许会慢慢增多"。李大卫说,香港楼市1998年与最高峰时相比,骤然下跌了一半。伴随经济萧条,被动断供人士越来越多。到了2003年,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大约有360亿港元凭空蒸发。
这些断供者根本就是资不抵债,即使银行再苛刻,也难以取回外借的款项。换言之,香港银行单按揭市场便需承担360亿港元坏账。
- 关键字搜索:
- 断供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