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导,河西走廊一度是中国大陆通向中亚地区"古丝路"的交通要道,西南面是祁连山,东北面是与戈壁沙漠接壤的低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地质暨水文学者王其允说:"这原本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地区,每年平均降雨只有约一二五公厘。"
河西走廊缺水问题却意外地在近年得到纾解。当地农民灌溉之需,曾于廿世纪降低该地区的地下水位,但它在二○○三年意外地开始再度上升了,更让人不解的是,水灾自二○○五年以来频频发生。
借由研究河西走廊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王其允与中国南京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建生断定,这些多出的水,绝大部分源自坐落四周的祁连山脉冰川。这些水与主要源自蒸发地区灌溉用水的循环降雨混合在一起。
祁连山的气温自一九八○年代以来每年平均上升摄氏○.○四度,冰川在山坡上一直向上退却,有时一年退却达七公尺。永久冻土融化,冰川水就会更容易渗进地下水位,最终流入地表成为泉水。
但泉水一氾滥,就会为曾为干旱地区,从无防洪准备的地区带来浩劫。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张掖和酒泉等城市过去数年已多次发生水灾,而且灾情在灌溉停止、地下水位上升的冬天最为严重。研究员指出,泉水暴涨,已迫使一千多个家庭需要疏散。
王其允强调,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冰川持续融化的情况不可能有改善,预期沿河西走廊的冰川大部分到了二○五○年就会消失,届时该区域不再有洪水,而是永远成为干涸地。和其他位处融化冰川下方的干燥地区一样,大陆政府迫切需要想出新点子,管理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的供水系统。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气候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