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节器
玉器的功能除了礼器外,还有一项符节器有很大的作用。古时候,当天子要派遣使臣出使国外,或到某一个地区去执行某项任务时,就赐给使臣一项信物作为传达天子命令的证物,这就是符节器的由来。上古人民纯朴,可以用这种形制简单的符节器,但是这类玉器很容易伪造,所以东周以后就改用虎符。虎符制度就是把整体的虎形符剖分为两片,政府与将领各执其一,虎符的形式在剖面上有的是图案,有的是文字,一面上是凸起的文式图案,一面是凹下去的。征调的时候,受命者把两片相合为一,才相信这是真正的命令。
佩饰玉
佩饰玉是佩带的饰物,戴在头上、颈间、腰间的装饰品。人们的饰物起初是用兽牙、鸟骨之类,经过长期的使用,后来改用玉仿制,如玉觿、圆玉勒,它的形状近似兽牙与骨管。其它如玉笄、玉珩、系璧、鸟兽纹佩都是佩玉。翁仲、刚卯也是佩玉,同时它们又是一种压胜之物,是古代的避邪玉。古人都将数块玉穿连成串,佩带腰间,走起路来,使玉与玉相触有声,这就是玉藻所说的:"古之君子必佩玉。"的玉佩。此外佩玉兼有实用的,在腰带上的带钩、射器时手指上所戴的玉韘。
镶嵌玉
镶嵌玉是镶在器物上的玉。例如:玉琫、玉彘、玉珌,是镶在剑身上或剑鞘上的饰物。其他像镶在杖上的玉杖首,或嵌在带上的玉带板都是经常所见到的。
丧葬器
丧葬器是一种殉葬的玉。相传人死之后,把玉放在九窍里,尸体就不腐朽,所以有用玉殉葬的习俗。放在口中的玉叫唅,放在耳中的玉叫瑱,放在手中的玉叫握。古冢中出土的唅有很多是蝉形的,这是因为蝉的形状与舌形相似,放在口内较为适合,这一种玉蝉也叫做唅蝉。总之古人认为玉是陪葬之物,也是防腐之宝。这些出土宝物提供了我们研究中国古玉器演进的参考,以及古人对玉石迷信程度,颇有价值。
环状玉器
传统古玉中,环状玉器很多,最常见的有璧、环、瑗、玦。它们的形制都是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个孔。这些环状玉器在礼器中,像谷璧、苍璧;符节器中的玦、环;在佩饰器、丧葬器中也都曾出现。其他还有舞乐器,用在歌舞中。古代人遇有可喜的事自然发出狂欢的歌声,挥舞着使用的兵器或打击器皿发出音响来配合,这种演变,玉兵如斧戚之类的都变成了舞乐器。另外像文具中的笔架、臂搁、砚池,陈设用的山子、花插、花董;仿制的瓜果、蔬菜、人马、车船,以及盘盅、酒杯、茶壶等用玉石雕琢的,不胜枚举。在上述玉器中,佩饰器尤其有极重要的地位。原因是佩饰器形制繁多,从头到脚,每一个重要部位几乎都有装饰物,而且每一个部位又不只一种。
此外,礼器中的玉器虽然也在玉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礼器都用在祭祀天地,君臣相见等时候所持用,要求庄重朴实,所以大多很少经过雕琢,以素面为主。而佩饰器原本就是装饰用的,当然要以雕琢装饰,纹饰美观为主,艺术价值也高,这类玉器因此成为古玉投资者和鉴赏者的搜集目标。
璧,环,瑗,玦
璧的外形像个大月饼,中间有个圆孔,玉的部分叫肉,中间的圆孔叫好。如果肉的宽度大于好,就叫"璧"。肉的宽度和好的宽度大约相同,就叫"环"。如果肉的宽度小于好,就叫"瑗"。而环有缺口的就叫"玦"。简单的说,凡是宽边而孔小的是"璧";窄边孔大的是"瑗";边与孔相等的是"环";而小型的璧、环、瑗,直径不超过五公分的都叫系璧。璧除了用在礼器六瑞中的谷璧、蒲璧,尚有六器中的苍璧。其实璧最大的用途是做为馈赠的礼物。而环是装饰器;瑗原来是兵器,后来演变为装饰器;玦可作为符节器、腰间饰物和耳饰。
琮,玉勒
琮的形状是方柱体,当中却是上下相通的圆筒子。琮的外面有光素的,也有纹饰的,纹饰的结构大都相同。古时候的祭祀玉器是用几块玉,用绳子穿联起来,块数并不一定。后来有人觉得先把玉雕琢成几块,再用绳子穿联起来,何不雕琢成一块玉,用纹饰表示出它是由几块玉串成的,岂不省事。这种形状的器物,大的便是 "琮",小的就是"勒"。故宫收藏的琮,数一数看,那是十七块玉的形象;另一个是六块玉的形象,还有一个比前面两个都小,这就是一个"勒"。根据现代人考证,琮是代表女性、阴性,和圭正好相反。琮既然代表女祖,而为人民礼拜的对象,琮的使用就广了,这也是存世的琮比较多的原因。
圭
圭是由古时候的石斧演变而来的。斧既然是古人每日不可或缺的器具,使用日久,而产生感情。在器具汰换之后,石斧虽然失去实用价值,但仍怀念曾有的贡献,于是留作纪念,供奉如神明。而后政府利用人民崇拜石器的心理,将石斧、玉斧用来做为朝廷礼器,于是产生了"圭"的形制。所以圭的形制和斧的形制是同类不同形的两个器物。它们都是上端前薄,作方头的形状。故宫博物院陈列着两件商圭,很受参观者的喜爱。其中一件,整个玉器呈赭石色,器身遍布土斑。而故宫所收藏的玉圭,凡是经过清高宗乾隆皇帝镌刻有御题诗的,都上下颠倒。像展示的两件商圭,就是以厚而狭的一端作为上端,这是为了迁就文字的排列方便,才这样摆置的。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揭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