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河北武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冯云生来到中国青年报社,要求就此次"突击调令"事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情况.冯云生承认,人的尽管涉及253调动"应该算是一件大事,但没有文件规定说调动教师需要局务会讨论.在他担任局长的12年里,所有的人事调动都没有经过局务会的讨论.记者就此次调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在任职期间是否被送过钱物,家人是否收受过钱物等问题询问冯云生时,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从来没有" . (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日前,武安市教育局长冯云生于免职当夜调动上百农村教师进城,被称作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一时成为舆论焦点,冯云生也因"突击调令"事件被网友讥为"最牛教育局长."随后,武安成立了由市纪委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围绕教师调整调动过程中是否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是否存在权钱交易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9月22日公布了初步调查情况,称"未发现"冯云生及领导班子有权钱交易问题(人民网9月23日).武安市纪委匆忙作出的这一调查结论,亦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调查.
常识告诉我们, "绝对权力"必然滋生"绝对腐败"冯云生在担任教育局长的12年时间里,视整个教育系统为他的"家天下", "所有的人事调动都没有经过局务会的讨论"挥动一支笔,大搞"一言堂"连形式上的"过场"都不走,这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此次,冯云生我行我素不按套路出牌,再度让权力公然"裸奔"在免职当夜违规批发两百余调令,上演"最后的疯狂"若要人不对"突击调令"浮想联翩,将其与"清官"划上等号,那实在是难!
笔者的"断言"并非空穴来风.从过往媒体曝光出来的种种"突击提拔","突击调动"的案例来看,很少有官员在权钱交易的潜规则中"出污泥而不染.回过头来看这位久居教育局长宝座的冯云生,在"船到码头车到站"之时,完全可以"走"得坦坦荡荡,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没必要恣意行使过期的权力,在"晚上8点"这个非常规的工作时间内宣布调令,也用不着"挑灯夜战"不惜" 弄到凌晨两点"来"突击办理"将权力的橡皮章盖在腐败屁股上(评论家单士兵语).
众所周知,不光是在武安,全国各地都存在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城区教师大多饱和和现象.在这样一种环境格局下,"教师调令"在很多地方已经具备一种市场化土壤,农村教师要向往城里调,不打点,不花钱是绝对不可能的.笔者家乡的一位教育局长,去年就因在教师调动(进城)问题上以"每公里2万"的"标准"收受贿赂栽了.而这位冯大局长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多位相关人士透露,冯从每位被调离的教师那里,收取了3至5万不等的费用(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然而,当地调查组"未发现"权钱交易的"结论"以及冯云生面对记者质问时"没有" "从来没有"的申辩,却引来嘘声一片.真没想到啊,已被免职的冯云生深夜突击"批发"调令,并不是"不差钱",而压根就没和钱沾上边,是一位十分清廉的教育局长,是我们误读了这位好公仆,网上一度疯传的每张调令"价值"多少,是中伤和诽谤.果真如此的话,笔者倒要批评一下当地的纪委和组织部门,这样的"清官"缘何在离职时才发现?看来,还真应给这位"最牛教育局长"颁发"廉政奖."只是"眼睛雪亮"的群众会答应吗?
- 关键字搜索:
- 最牛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