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和博茨瓦纳的代表在星期四(10月22日)南非开普敦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批评,说非洲工人从中国投资商那里得到的是低工资和简陋的生活设施。
几内亚说该协议将帮助该国脱贫
非洲联盟的贸易官员同一天也表示,虽然中国的巨额投资帮助了非洲经济发展,但北京对非洲国家的人权却似乎并不重视。
西非国家几内亚上星期与中国和安哥拉签署了70亿美元的矿业石油协议。目前统治几内亚的是2008年底靠政变上台的军政府。
中国近年来在非洲的巨额投资和密切外交,被西方认为是在打造"21世纪帝国"。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的刘芍佳博士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认为,这种现象完全有可能存在。
中国大陆目前形成了一种剥削文化,最初是由海外投资者引进,然后得到政府的纵容,以剥削的方式来赚取利润。
刘芍佳认为,这种剥削文化很可能被一些企业带到非洲,利用非洲国家的廉价人工,对他们进行剥削。
有些西方评论者把中国近年来对非洲的态度称为"用金钱和文化征服非洲"。
非洲联盟的贸易专家法贾纳星期四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虽然承认中国与几内亚签署的70亿美元油矿协议能直接帮助几内亚的经济发展,但同时批评北京似乎不在乎接受投资的国家是否有一个好政府。
刚果的教训
刘芍佳说,尽管中国政府不在乎接受投资国家的政府是怎么产生的,但却非常在乎那个政府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作为投资者,中国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和它有贸易协议的政府变来变去。
但大多数非洲国家近年来引入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即使现政府是希望得到中国投资的,过几年换届选出的新政府却可能会反对中国。
中国前些年在刚果吃过这样的亏,当初和北京很友好的刚果政府把所有的铜矿开采权都给了中国,但跟中国不怎么友好的新政府上台后,虽然没有直接收回开采权,但制造了许多障碍,使开采难度和费用都急剧增加。
刘芍佳说,由此可见,中国最在乎的就是接受投资国家的政府是否稳定。
利与弊
尽管有批评的声音,但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巨额投资的确给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也改善了经济环境。
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说,中国对非洲的"入侵",使非洲国家在经济方面"受益匪浅"。
但是刘芍佳认为,中国投资非洲的正面影响可能被一些方面的副作用所抵消。
他说,在工业化生产和采矿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污染了水和空气。
尼日利亚现在就表示强烈不满,说中国企业到尼日利亚采矿、经商和开工厂时,忽视保护环境。
由此可见,正面的作用和副作用相互抵消,导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缺乏可持续性。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