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元宵节诗话

 2010-02-26 22: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浓厚,历代文人雅士诗咏数不胜数。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等,此节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大地回春之时,故有“一元复始”之说。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杂记》记载,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庆祝。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武帝时,把对“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不论士族庶民,一律“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逐渐在我国扩展开来,历朝历代都以此为一大盛事。是夜,天上皎洁的明月与地上辉煌的灯火交相辉映,诗人则是以生花之笔,描述了此节日的习俗和特色,让后人传诵不已。

元宵节的月,是历代文人描写之点。如唐代苏味道写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明代唐寅写的:“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清代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把元宵节的月与灯、春与人描写的淋漓尽致。

灯,是元宵节的主角,元宵节也称灯节,有祭祀、敬神、驱邪、祈求光明之意,是历代文人描写最多的。元宵节的灯多种多样,有梅花灯、荷花灯、仙鹤灯、长鲸灯、鳌山灯等,灯上画着著名的神仙故事和历史故事。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或猜谜语,从故事或谜语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神,从善如流、见贤思齐、弘扬正气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代时,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卢照邻写的《十五夜观灯》诗:“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形象的描绘了灯火规模之大,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的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从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盛唐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的城市风貌。宋代以后,人们对元宵节依然重视,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彩灯。如苏轼写的:“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辛弃疾写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元宵。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清代符曾写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描绘出人们卖元宵、吃元宵的场景;清代丘逢甲写的《元夕无月》:“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描写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

大地回春的夜晚,春天的来临,人们心情愉悦,宋代范成大在《元夕立春》中写道“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描绘出“眼前无限春”的特色;清代阮元在《羊城灯市》中写道:“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描写出月光伴着春色扣门而来,诗人对着一阑如水的月色,一窗氤氲的灯火,心境澄澈而平静,挑灯捧书夜读。

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敬神,驱除邪魔,祈求光明,迎接春天。正月为春季万物生机萌动之时,在开春祈求丰年;在正月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表达团圆、平安、和平的意愿,诗人们的优美诗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盼。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2498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