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我国将派上万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 中称,扩展人文交流,让中美关系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政治关系、外交关系受到干扰的时候,可以通过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来改善。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和大学校长培训,未来将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
上万校长出国要花多少钱?按某地干部出国考察被捡到的清单,每人8万余元。校长出国培训的花费,只怕也不少于这个数。再按一万名校长计算,总花费大约有8亿元人民币。中国有钱,年财政收入5、6万亿,8亿元放在这里,也不算什么大数目。然而如果考虑到仅仅是用在一个部门组织人员出国培训的花费,却也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没有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说明这一意见是怎么做出的,没有讲清楚是否征求过公众意见,也没有告知公众是否经过预算审批事项的初步讨论,甚至都没有是谁打算做出这一决定的相关信息,上万名校长出国培训的消息就像扔一块砖头一样被扔了出来。的确很“雷”!“雷”死人不偿命。大概在有些人看来,花8亿元出国培训,就像买大白菜一样,无需经过复杂的审批、听证程序,应当属于精简手续,再造流程,打造高效、务实政府的必然结果,所以就轻飘飘地抛出了这块“砖头”。
8亿元有多少,按低收入人员算,年入1万元,那就是8万人一年的收入,或者这还可能足够8万户低收入群众一年维持基本生活所需。当然,该花的钱还得花。或许花了这些钱,中国的中小学生就能彻底减负,就能快乐地学习,中小学素质教育状况就大大改观,N年之后,中国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高精尖产品领先世界,硕士生从此不再卖肉,本科生从此不再掏粪,农大教授从此不再卖玉米,世界各国都来买中国的专利,都到中国来学习先进经验,8亿元支出到这时连本带利、大赚特赚地回来了。中国凭借今日这8亿元的花费实现了最终腾飞。中国人民从此携手开始了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若是这样,那8万户没饭吃就没饭吃吧。没有投入,哪来回报呢?
这么说有些苛刻了。据传,几年前每年公费出国的花费就有3000亿元,年年如此,岁岁相同,可又学了什么来了呢?凭什么我们花8亿元就要实现“中国的腾飞”?这不扯淡么?问得好,既然每年花3000亿都没学来什么东西,那么何必再去花这看不到任何效果的8亿元呢?仅仅是为了“扩展人文交流,让中美关系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么?仅仅是为了“通过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来改善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么?那么,校长从什么时候开始干起外交部长的活来了?仔细分析一下,原来也不是校长去干外交部长的活,而是这8亿元人民币暂时去做一下外交部长了。8亿元一到,政治关系、外交关系便改善了,中美关系也就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了。如是这样,本人将强烈鄙视美国人,只认钱,没有一点精神追求,外交部长去了不管用,8亿元一到,就要一切OK,大大地OK了,中国就要大大地好了,中国人的良心就要大大地好了。看来这次出国的重点并非培训中小学校长,而是要培育外交关系、政治关系。不过,即便这种情况属实,也没有必要派一万名校长去培训了,毕竟还要浪费校长们的时间,直接把8亿元人民币送去就行了,这样比较廉洁高效。
另据消息,该次大规模出国培训还承担着另外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学习在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等方面的经验”。 “更加快乐地学习”?只怕未必,现在学生未必有一丝快乐,培训完了之后,学生也未必能“更加快乐”地学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参加培训的校长们及教育部门的带队领导一定可以“更加快乐”地出国。我不想以最阴暗的心理怀疑这次培训安排,我基本可以相信这次培训不会选在红灯区,不会在脱衣舞现场,但我几乎可以肯定效果不会很好。这种大规模的培训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每年3000亿的出国考察经费,究竟考察了什么回来?外国很先进,我们有些落后,然而N年过去了,外国仍然是外国,我们仍然是我们,我们环境依然糟糕,我们的技术依然落后,我们的汽车依然跟行人抢道,我们的年轻人在公共场合仍然很少照顾老年人,这些情况与持续进行的公费出国考察一样,丝毫没有改变。出现这种情况不稀奇,因为真想出国学习、考察的人出不去,想出国溜达溜达长长见识的人往往能成行,那结果自然也就是回来以后吹嘘一番,感叹一番也就了事。
十年前,我曾在媒体上看到,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中国的学生吃苦、耐劳,有拼劲。今天呢?似乎看不到有这种评价了。当然,我们自己还是有些同志说,“教改相当成功”。看来这种说法出现的有点早了,上万名校长一出国,8亿元一花出去,恐怕那个时候,教改才相当成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什么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