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点滴(图)

 2010-04-15 22:1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古代有很多以家庭的所有成员为对象,教诫他们遵守道德准则和伦理关系,以及治家的方法。中国古代有许多“家训”、“家范”、“家诫”、“家教”等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那时的家庭既是全家人共同生活的组织,也是一个从事生产的单位。因此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把“家”视为社会的基层组织,认为“天下之本在家”(荀悦《中鉴·政体》),并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他们认为:“齐家”,就是要家长首先按照伦理标准,修养自己的身心,然后以身作则教育全家的人。只要一家人教育好了,推而广之,便可以影响一方,一国,从而实现“国治”、“天下平”的政治理想。古人为“齐家”、“治家”、 “家教”而写的大量著作,都是为了借以教育子孙为人处世之道,进而求得社会的长治久安。

“家训”、“家教”这类著作,最早见于《三国志·邴原传》裴松之注:“杜恕著《家诫》”,而此书已佚。现存最早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流传最广,最久,被誉为家教之祖,“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二;王钺《读书丛残》),用以教子治家。

《新唐书·房玄龄传》称房“治家有法度……,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诸子各取一具……”,可见唐代这类著作已有许多。宋司马光著《家范》,以儒家经典论证治国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并广辑历代人物的史事作为“轨范”、“仪型”,具体阐述各项道德准则和治家的方法。其后这类著作多采用这种体例,影响较大。

“家训”、“家教”一类的著作,明清最多。明末清初朱柏庐著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它以程朱(熹)理学为本,阐述道德观念,主张知行并进,劝人治家勤俭,安分守己。它在清代影响最大,几乎成为一本家庭教育教科书。

“家训”、“家教”这类著作,对子女的教育从宗法制度出发,重男轻女,男女异教,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多用强记背诵的方法培养子女成为忠臣孝子,贤妻良母;而且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有许多思想、观点还是可取的。比如:

①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应始自“正本”与“胎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和“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的记载。这种注意选择配偶以“正本”的思想,证明当时已经懂得近亲结婚,不利于繁衍后代的道理。又周初文王的母亲和后来孟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注意对胎儿实行“胎教”(《列女传》、《大戴礼记·保傅、《贾谊新书·胎教》等书均有记载)。其后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步形成“外象内感”说的胎教理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论》)。“正本”与“胎教”是中国古代的优生思想。

②认为教育儿童应尽早自为“赤子”时就该开始, 理由是:“心未疑而先教谕,则化易成也”;“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他们抓了一个“早”字,强调早期教育,是有道理的。

③认为应重视周围环境、人事的影响。古人为子孙“选左右”、“择邻处”的事很多,认为环境对人所行的是“无言之教”,所起的是“潜移默化”作用。儿童在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变化,个“随遇而化”的效果,是比较巩固的。

④认为对孩子须要既知爱,也知教。“爱而不教”, 必沦于“不肖”;“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因此古人说“慈母败子”(司马光《家范》)。“名曰爱之,其实害之”的历史教训实在不少。

⑤认为教子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应有正道。古人有为子孙着想者,多“广置田庐” 而不知教以“义方”。 春秋时,石□谏卫庄公:爱子,“教之以义方”,因此后世谈家教者多以此为训。西汉太子太傅疏广,要子孙在生活上“与凡人齐”, 依靠自己的“勤力”,“以供衣食”,反对“喻之以利”,“遗之以物” (《左传·隐公三年》、《汉书·疏广传》)。

⑥认为教育子女不能操之过急,应“量资循序”。既要考虑(量)儿童的“资”,又要按照(循)事物的“序”,把“因材”与“循序”结合起来施教,才能“优而游之,使自得之”,否则必致“欲速则不达” (崔学古《幼训》)。

来源:唐圣西安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